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8分 每空1分)
(1)地球公转产生了。
(2)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
(3)当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的A、B、C、D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分别是:A;B;C;D。
(4)当地球运行至B位置时,太阳直射点在向方向移动,当地球运行至C位置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读我国“冬、夏季节风向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共12分)
(1)受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夏季节盛行风向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把这种风向随季节而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________气候。
(2)据图可知,我国的降水集中在________(季节),其水汽来源于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如果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
(3)冬季,我国盛行________风和________风;如果冬季风活动强烈,容易形成________(灾害性天气);四川盆地受冬季风影响________(填:大或小),主要原因是_______。
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按季节这一天属于北半球的________季。
(2)此时太阳直射到________线上,是北半球的________(冬至或夏至),日期在________前后。
(3)此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
(4)图中A、B、C、D、E五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____。
(5)图中有极夜现象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地最高气温出现在月,B地降水最多出现在月。
(2)就南、北半球而言,A地在半球,B地在半球。
(3)A、B两地的气候资料与北京市气候特点相符的是地。从A、B两地的降水月份分配看,雨季相对集中的是地。
(4)写出A、B两地的气候特点:
A:;
B:。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图中数码所代表的虚线名称: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五带的划分,A处属于________带,位于________线之间,________(有、无)阳光直射现象。B处属________带,位于________线和________圈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