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从某高校毕业以后,应聘到一国有企业上班,月薪2000元。后来,张红从该国有企业辞职后,自己筹资开了一家水果超市,自己从事水果经营,月收入可达到3000元。在这期间,张红用赚来的钱购买了某基金公司的基金,获利5000元。张红获得收入的分配方式分别属于
| A.按劳分配、劳动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资本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
| B.按劳分配、管理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资本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
| C.劳动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按劳分配、资本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
| D.管理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按劳分配、资本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
胡锦涛主席在沙特阿拉伯王国协商会议发表演讲时讲道,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为人们提供了全面理解今天的启示,也为人们提供了正确开创未来的钥匙。回顾和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总能给人以教益,深化人们对现实和未来的思考。这说明
| A.重视历史经验有益于创造光辉的未来 |
| B.了解了历史就能促进今天的发展 |
| C.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规模宏大 |
| D.史书是重要的历史文献 |
《咬文嚼字》杂志公布的一份统计结果不能不让人对汉字的规范化使用担忧:2006年某电视台春节晚会,出现了28处汉字使用错误,平均每十分钟就出现1次差错。我们之所以重视汉字的规范化使用,是因为
| A.汉字内涵丰富 |
| B.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
| C.汉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
| D.汉字使用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中华文明的传承 |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祖先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长城、故宫、莫高窟、兵马俑等,构成中华民族独特而璀璨的文化景观。这些文化遗产
| A.表明中华文化优越于其他民族文化 |
| B.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 |
| C.体现了中华文化巨大的包容性 |
| D.曾经历了西方近代文化的巨大冲击 |
二百三十多年前,清朝乾隆皇帝依托鼎盛的国力,组织全国数百名优秀学者,用十余年的时间编纂《四库全书》。它涵盖了十八世纪中期以前中国文化基本典籍,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观。《四库全书》证明了
| 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
| B.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
| C.中国古代科技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
| D.中华文化能够求同存异、兼容并蓄 |
2006年4月16日,由全国青联和香港青年协会联合主办的“龙耀浦江”青年大型交流活动进入高潮。上午,三千多名来自两岸四地的青年相聚在上海浦东,出席“我们共同迈向世界”青年论坛;傍晚,两岸四地的青年参加“龙耀浦江”主题活动,在黄浦江畔共舞长达468米的“中华龙”。举办这样的文化活动,目的是
①培养青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②弱化各民族文化的特性,增强中华文化的共性
③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④彰显中华文化的底蕴,弘扬中华文化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