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滇、黔两省的能源储藏量占我国南方地区总量的80%左右,其中云南可开发的水能资源位居全国第二,而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滇、黔、桂三省(区)GDP的总和仅为广东的一半。
材料二 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开发出来送往广东,可形成我国西电东送南部主要通道。
材料三 珠江水系图。

(1)图中A地区是我国内河航运发达的地区之一,试分析其原因。
(2)试分析云南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3)简述西电东送南部通道对输入区的积极意义。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某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甲气候的(大陆性或海洋性)特征显著,其主要原因是
(2)图中500米以上的区域所表示的地形区是,该地区最重要的矿产资源是
(3)乙地的主要农产品是,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4)丙、丁两城市是该国的重要钢铁工业中心,其中两城市钢铁工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世界上与丁城钢铁工业兴起条件相似的著名工业区是工业区。
(5)假设一架飞机5月1日8时(当地时间)从丁城出发,以每小时1110千米的速度匀速向北飞行,计划沿经线圈绕地球飞行一周,中途因故在我国北纬40的某地迫降,飞机从起飞到降落大约飞行了小时,降落时北京时间为时)。

读欧洲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国农业均以业为主,这主要是因为两国均属于气候,适合生长。
(2)C国的葡萄酒公司要建设一个大型的葡萄生产基地,①、②两地中较适合的是地,理由是:
(3)D半岛,近年来该地区酸雨现象日趋严重。据调查,形成该地酸雨的污染物,多来自西欧国家的工业区,其传送的载体是   
(4)E国新兴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国土的和东北部,其独特的发展模式是 
(5)近年来,A国的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有些钢铁公司还将炼钢高炉建到荷兰海边,其主要目的是()
A.就近获得从国外进口的大量煤炭      B.就近获得通过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
C.接近消费市场,便于出口产品       D.减少污染,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6)A国鲁尔工业区的主要传统工业部门是(填代号)
①石油②煤炭③钢铁④机械⑤飞机制造⑥电力
(7)20世纪50年代后,鲁尔工业区开始衰弱,到60年代开始进行综合整治和规划,其整治的措施有;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读亚洲部分地区图,回答问题:

(1)图中数码①是(国家),该国地形以为主。②国的重要灌溉水源是
(2)③国的传统工业主要分布在,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西部沿海的是其最大的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南部则形成了以为中心的新兴工业区。
(3)简要分析制约③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4)④是地区,它常是②③两国发生武装冲突的导火索,从地理原因分析,引起两国冲突的直接原因是
(5)图示区域内最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国家是(填代号),原因是

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经济发展能源先行。人们把石油、天然气的主要供应地命名为 “石油心脏地带”,距油气来源较近的地区叫做“内需求月型地带”,距油气来源较远的地区叫做“外需求月型地带”。

(1)下列各地区,位于图中“石油心脏地带”的是(多选题)(  )

A.中东 (主要是波斯湾沿岸国家)
B.拉美 (墨西哥、委内瑞拉等)
C.北非 (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
D.俄罗斯

E.亚洲 (中国、印度尼西亚等)
F.北美 (美国、加拿大等)
G.西欧 (英国、挪威等)
(2)“石油心脏地带”内的国家油气生产与消费的对比关系是 
(3)美国国内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但为什么还要将其列入“外需求月型地带”?
(4)随着经济向前发展,我国国内油气供应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今后,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这个矛盾?

人口、资源、环境等要素与一个国家发展息息相关。确保国家的资源安全,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各国的共识。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人口大国资源环境要素表征指标对比(占世界总量比重%)


可耕地
面积
水资源
矿产
资源
能源
矿产
森林
面积
CO2排放
中国
15.3
11.6
17.0
13.9
4.9
25.0
十国
均值
16.8
21.4
17.5
7.3
10.1
17.0


材料二 世界人口大国资源环境安全系数。

(1)从材料一分析我国与世界十个人口大国相比,在资源环境要素中最具优势的是    。材料二中资源环境安全系数最高的国家是    ,资源环境安全系数最低的国家是    
(2)资源环境安全系数≥10的国家,从资源环境要素看,有哪些共同特点?
(3)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自然资源的现实基础明显脆弱。为确保未来国家的资源安全,应采取的举措有哪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