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从图12中的铁路线分布,可以推断其路线选择的主要经济功能为
A.开发内陆 |
B.内陆资源的出口 |
C.促使人口向内陆迁移 |
D.重要自然资源的进口运输 |
从图中各国的铁路分布看,显示其发展过程深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
A.人口的分布 | B.矿产的分布 | C.殖民的背景 | D.地势的高低 |
下图为“我国某山脉东、中、西段降水随高度变化图”。读图,回答小题。该山脉可能是 ( )
A.秦岭 | B.天山山脉 |
C.南岭 | D.祁连山脉 |
该山脉中段森林带分布的髙度可能是 ( )
A.1000米以下 | B.1000米至1500米 |
C.3500米以上 | D.2000米至2500米 |
导致该山脉最大降水髙度东西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 )
A.从东向西水汽增加 |
B.从西向东温度降低 |
C.从东向西海拔降低 |
D.从西向东风力增大 |
读“某海区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回答小题。甲、乙两处等温线弯曲是由于受洋流影响,则 ( )
A.甲是暖流,乙是寒流 |
B.甲是寒流,乙是暖流 |
C.甲、乙都是暖流 |
D.甲、乙都是寒流 |
若图中海区位于太平洋,则甲洋流的名称是 ( )
A.加利福尼亚寒流 | B.阿拉斯加暖流 |
C.千岛寒流 | D.日本暖流 |
读“亚欧大陆中部植被水平分布与气候条件(可能蒸发量、生长季、辐照度、年降水量,单位分别是毫米、天、千卡/平方厘米·年、毫米)的关系示意图”,回答小题。图中①②③④线的含义依次是 ( )
A.年降水量、可能蒸发量、生长季、辐照度 |
B.辐照度、生长季、可能蒸发量、年降水量 |
C.年降水量、生长季、可能蒸发量、辐照度 |
D.可能蒸发量、辐照度、生长季、年降水量 |
图中所示荒漠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
A.副热带高压控制 | B.深居内陆,距海远 |
C.海拔高,山地围绕 | D.纬度低,蒸发旺盛 |
自然状况下图示Q地的典型土壤比R地的典型土壤 ( )
A.土层更加深厚 | B.冻结时间更长 |
C.有机质含量更低 | D.不容易发生沙化 |
北京时间2012年6月27日11时47分,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西太平洋的马利亚里纳海沟再次刷新“中国深度”——下潜7 062米。结合下图完成小题。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7 000米海试区表层洋流的流向为 ( )
A.自东向西 | B.自西向东 |
C.自南向北 | D.自北向南 |
仅考虑风与洋流因素的影响,比较图中两条航线的航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江阴→海试区的速度较快 |
B.海试区→青岛的速度较快 |
C.两条航线速度相同 |
D.无法比较 |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及地下水等水位线图”。读图回答小题。下列四地中地下水埋藏最浅的是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为了获取更多的地下水资源,当地人们在打井时,先向下打竖井,再改为横向打水平井,水平井的走向应该是 ( )
A.平行于等高线 |
B.垂直于等高线 |
C.平行于地下水等水位线 |
D.垂直于地下水等水位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