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技术”无疑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当你在微博等社交平台抒情或发议论的时候,华尔街分析师正通过网站后台收集你的情绪变化,并据此作出投资决策,还有一些企业则凭借技术优势进入竞争对手的网络搜集数据,在商战中赢得主动,跨国公司常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在全球优化供应链和市场;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迅速找到质优价廉的商品和服务;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能够最迅速的传导至上下游产业,减少社会生产的盲目性。
“大数据技术”在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众多制约因素:国家没有设置与“大数据”相关的管理协调机构,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和数据标准;“大数据”复合型人才匮乏;“大数据”产品和服务开发能力欠缺;一些外国政府和企业利用其技术优势威胁我国信息安全,公民隐私也因此暴露等等。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职能和政府建设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政府应如何更好地解决“大数据技术”发展中的问题。
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联系东西方的“国道”,也是整个古代中外经济及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为“一带一路”)战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繁荣的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但是这条大走廊却在中国西部和中亚地区之间形成了一个“经济凹陷带”,经济发展水平与两端的经济圈落差巨大,使整个经济带呈现两边高.中间低的现象。2014年11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指出:优化亚洲区域合作,深化亚洲国家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共建发展和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的发展要以亚洲国家为重点,率先实现亚洲互联互通;要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实现亚洲互通的早期收获,优先部署中国通邻国的铁路.公路项目;要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打破亚洲互联互通的瓶颈。
材料二:广东省作为古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中心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一方面有着无限机遇,比如与 东盟人文相通,合作前景广阔,与沿线省份也有较强的产业互补性等。但是另一方面也面临复杂的竞争和挑战:一是相关各国对沿线各国的争夺将日益激烈,比如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日韩争相与东盟发展经贸关系,欧美国家与印度经济关系不断深化。二是沿线兄弟省份定位的趋同可能导致新的竞争。但是总的说来,机遇大于挑战,因此,广东在扩大开放和加强合作中发掘自身特点,找准定位,树立信心,发挥比较优势一定能在竞争中有所突破。并决定把从内外竞争中突围作为广东成为21世纪海上丝路建设排头兵 的关键。战略思路科学合理,广东省已经全面布局,逐步推进21世纪海上丝路”建设。
(1)结合材料一,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应该如何突破“经济凹陷带”的制约。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广东在“21世纪海上丝路”建设中的战略思路为什么是科学合理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制定十二五规划,国家曾组织国内67个部门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1万 多名专家深入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系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七大报告,努力做到符合规律.符合国情。8个调研组分赴13个省区市,并到上百个农村.社区.企业等基 层单位实地调研,为顺利制定十二五规划奠定了重要基础。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在“唯GDP论”的发展思路下,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和全球经济深度调整的形势下,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问题进一步凸显,“唯GDP论”的发展思路已难以为继。在“十一五”规划中,节能减排的限制性指标与官员的政绩紧密挂钩,“十二五”规划调低了经济增速目标,更加重视民生和社会目标。不片面追求GDP数据,以实践.人民.历史三把尺子为标准,把着力点转向利长远.打基础.促民生的工作,正在逐步成为各 级领导干部的共识和行动。
(1)结合 材 料 一 分 析,相 关 部 门 和专 家 是 如 何 坚 持 一 切 从 实 际 出发 实 事 求 是的 ?
(2)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思路的转变过程。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2014年11月,习近平到福建考察调研时提出了“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三个全面”,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针对当时党的实际情况,强调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则将“三个全面”上升到了“四个全面”,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新增了“全面从严治党”。
“四个全面”的提出,更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这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力保障。
请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材料加以分析。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2015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礼堂正式召开
(1)下表是全国人大会议的相关信息,请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完成下表
依据 |
措施 |
|
全国人大会议召开期间,各大媒体网站纷纷开设“两会直通车”、“网上大会堂”“今天我提问”等形式,广大市民踊跃参与,纷纷献言献策 |
① |
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国家管理 |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强调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必须规范政府行为,切实做到依法行使权力 |
② |
合法行政 程序正当 权责统一 |
全国人大在充分谈论基础上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表决通过了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确认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接受陈吉宁、陈豪辞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请求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国家一切重大事务 |
③ |
材料二: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重庆代表团审议表决了国务院、最高两院的工作报告以及相关决议草案。本次人大会上重庆代表团的47名代表共提议案12件,建议173件,涉及反腐败立法、司法体制改革、医药卫生、生态文明、教育科技等方面。本次人大会重庆代表团全体代表认真履职,积极向大会提出议案、建议,人均提出议案0.21件、建议2.98件,议案、建议没有一件被大会议案组退回要求补充或完善。
(2)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回答重庆人大代表应如何履行职责?
材料一:
(1)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的图表信息
材料二:有关专家分析认为,造成目前农村居民消费现状的原因有: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导致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较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够健全导致农民将更多的收入投入到养老、医保等方面,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农村文化事业不够发达,使得农村居民更高层次的文化消费内容较少。
(2)运用《政治生活》中“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政府应如何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