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常温下,KSP(AgCl)=1.8×10-10 mol2·L-2,KSP(AgI)=8.3×10-17mol2·L-2,下列叙述中, 正确的是( )
A.常温下,AgCl 在饱和 NaCl 溶液中的 KSP 比在纯水中的 KSP 小 |
B.向 AgCl 的悬浊液中加入 KI 溶液,沉淀由白色转化为黄色 |
C.将 0.001 mol·L-1的 AgNO3 溶液滴入 KCl 和 KI 的混合溶液中,一定先产生 AgI 沉淀 |
D.向 AgCl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 NaCl 晶体,有 AgCl 析出且溶液中 c(Ag+)=c(Cl-) |
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 + I-(aq)I3-(aq),某I2、KI混合溶液中,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b时I2的转化率更高 |
B.反应I2(aq)+I-(aq)![]() |
C.若T1时,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υ正>υ逆 |
D.温度为T1时,向该平衡体系中加入KI固体,平衡正向移动 |
常温下,向20mL 0.1mol/L酒石酸(用H2T表示)溶液中逐滴滴加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与混合溶液的pH有如图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NaOH=10mL时,溶液中存在C(Na+)=2C(H2T)+2C(H T—)+2C(T 2—) |
B.VNaOH=20mL时,溶液中存在C(Na+)>C(HT—)>C(H+)>C(H2T)>C(T 2—) |
C.VNaOH=30mL时,溶液中存在C(Na+)>C(HT—)>C(T 2—)>C(OH—)>C(H+) |
D.VNaOH=40mL时,溶液中存在C(OH—)=C(HT—)+2C(H2T)+C(H+)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 |
没有红色沉淀生成 |
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
B |
向酸性KMnO4溶液中溶入SO2 |
溶液褪色 |
说明SO2有漂白性 |
C |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
溶液呈红色 |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
D |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
溶液变浑浊 |
析出了NaHCO3 |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数为N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g |
B.100mL0.2mol·L-1的FeCl3溶液中,含Fe3+数为0.02NA |
C.4.6g Na完全转化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生成物中阴离子总数为0.1 NA |
D.在密闭容器中加入0.5molN2和l.5mol H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H3分子数为NA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
B.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
C.Mg、Al、Cu可以分别用置换法、直接加热法和电解法冶炼得到 |
D.日常生活中无水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