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东发现农民在移栽植物时常剪掉部分枝叶,这是为什么呢?他猜想,叶可能是植物散失水分的主要器官。于是,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对小东的疑问,应该提出的假设是                                   
(2)将A、B两个装置放在阳光下2小时后,请你预期,塑料袋内壁上的小水珠较多的是       装置。这说明:        是植物散失水分的主要器官。
(3)若往B装置的锥形瓶中滴入红墨水,一段时间后将枝条纵切,发现茎的
部被染红了,这是因为该结构中有运输水分的             (填“导管”或“筛管”)。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某小组在做“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实验过程中拍下的图片。请回答下列与之相关的问题。

(1)本探究实验的第一步是将玉米种子置于适宜条件下生根,以获得实验材料。发育成根的是玉米种子结构中的______。
(2)通过探究知道,根的生长靠________区的细胞_________增加细胞的数量和_________区的细胞________增大细胞的体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__________,
(3)图一呈现该小组在根尖上画的四条等距离的线,图二是这条根第二天生长的状况。请你描述这个实验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现象与我们已有知识是否一致?_____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研究甲状腺激素的功能,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破坏蝌蚪的甲状腺,发现蝌蚪发育停止,不能发育成成蛙。然后在饲养蝌蚪的水缸中放入甲状腺激素,破坏了甲状腺的蝌蚪又发育成了成蛙。
(1)以上实验中的变量是
(2)上述实验说明,甲状腺激素具有的生理功能是
(3)根据以上结论推测,如果在正常蝌蚪的饲料中加入甲状腺激素,蝌蚪发育为成蛙的时间和个体大小与正常蝌蚪发育相比,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2分)

下图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设计。请回答:

(1)实验时,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浆糊,再向1号试管中加入2mL清水,向2号试管中加入2mL。1号试管的作用是
(2)为了模拟人体口腔内温度环境,应将1、2两支试管放在℃的温水中,10分钟
后再往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2滴碘液,1号试管的颜色,2号试管的颜色
(3)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号试管的变化相似,即口腔中的能使部分淀粉
转变成麦芽糖。
(4)若选用煮沸的浆糊做该实验,则2号试管的颜色

在甲、乙、丙、丁四块载玻片的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使两滴培养液连通,当在乙、丙、丁三块载玻片的右侧培养液的边缘分别放食盐、肉汁和冰块时,用放大镜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分析出现的现象以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1)在乙、丙、丁载玻片下方的()内用箭头表示草履虫移动的方向。
(2)甲载玻片在实验中起_________作用。
(3)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是:乙的食盐、丁的冰块对草履虫是______刺激。
丙的肉汁对草履虫是_____刺激。
(4)结论: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

装置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

干燥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里
种子不萌发

潮湿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里
种子萌发

潮湿的棉花,置于4℃的冰箱冷藏室里
种子不萌发

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25℃的橱柜里
种子不萌发

(1)本实验中乙装置起____作用。
(2)实验甲和乙,变量是_____
(3)本实验可以得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