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3月,为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十三周年暨追悼抗日阵亡将士,毛主席亲自撰写一副挽联:“国共合作的基础为何?孙先生云: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抗日胜利的原因安在?国人皆曰:侵略阵线是和平阵线的死对头。”下列关于三民主义能和共产主义结成好朋友的主要原因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 A.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在当时的中国都是革命的、进步的 |
| B.孙中山先生吸取了革命屡屡遭受挫折的教训,接受中共的正确主张 |
| C.孙中山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确立三大政策,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
| D.国共两党面临的斗争对象、革命目标相同 |
某中学进行《三世纪罗马帝国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其中,场景错误的是()
| A.场景二: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案由:追讨欠款 |
| B.场景一:原告,一奴隶;被告,一罗马帝国公民。案由:要求取得人身自由 |
| C.场景三: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人身伤害 |
| D.场景四:原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商业纠纷 |
在全部罗马法的内容中,“私法”部分是其精华,其特点是确保私有财产和承认个人人格。“私法”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
| A.维护罗马公民在帝国的特殊地位 |
| B.调节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 |
| C.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
| D.促进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
有学者评述某部法律“对于受压制的平民来说,它不仅在书面上给予他们以安全感,而且全面保障他们反对贵族法官在刑事判决方面滥用职权。”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位学者所评述的法律是()
| A.《美国1787年宪法》 |
| B.《拿破仑法典》 |
| C.《十二铜表法》 |
|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
希腊先哲柏拉图在谈到他生活时代的雅典时说“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这主要表明()
| A.柏拉图时代的雅典公民充满了自由的精神 |
| B.当时雅典尚没有法律来约束公民 |
| C.柏拉图因为恩师苏格拉底被判有罪而诋毁雅典民主政治 |
| D.雅典的直接民主制使他们面临体制性的危机 |
中国的“民主”,最早在《尚书》中有:“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伯里克利曾骄傲的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可见,由于时代、国情的区别,民主呈现着多元化特点。以下有关民主的认识错误的是()
| A.近代民主在地域上突破了古希腊的小国寡民 |
| B.近代民主在形式上突破了古希腊的直接民主,实行间接民主 |
| C.古希腊民主是全体男人的民主,近代西方选举实质代表的是资产阶级民主 |
| D.古代中国的“民主”指有德行的君主为民做主,近代民主指人民主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