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我们胜利的舰队把我们的光荣带至四海,而法律保障了我们的财富;从来没有一个法官可以主观地解释这些法律;从来没有人能毫无根据地做出判决。倘使有些法官胆敢把一个未经控诉、未经法律制裁的公民判处死刑的话,我们就要把这些法官当作杀人犯来惩罚。
在我们这儿,老是有两党用笔或用阴谋斗争着;然而,到了武装保护国家和自由的紧要关头。这两党又团结起来了。这两党互相监督着:他们互相阻止侵犯法律的神圣性;他们互相憎恨,但是他们都爱国家——这是两个醋气熏天的情夫在争献殷勤地侍奉同一个情妇。
——伏尔泰《巴比伦公主》
材料二
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在文书上面用朱字。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
——叶凤毛《内阁小识》
材料三
内阁的英文是cabinet,原意是密室。“光荣革命”前,英国国王挑选少数贵族充当顾问和助手。分管政府几个部门的工作。他们经常在一阍小密室开会,“内阁”因此而得名。1714年,54岁的德国汉诺威选帝侯登上王位。即乔治一世。他不熟悉英语,对英国事物也不感兴趣,甚至不出席内阁会议。于是大臣们有事就自己商定对策,然后提交国王,内阁制由此得以形成。后来内阁逐渐成为最高行政机关。内阁向议会负责的制度被称作责任内阁制。
——《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
(1)根据材料一归纳英国政体的基本制度和原则
(2)比较材料二、三,概括明朝内阁与英国责任内阁的不同。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英国内战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在学习《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斗争》时,从网上下载了下列两张图片。他很想从中了解中国人民捍卫民族尊严、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请你任选其中一幅图片,帮他作一个简要的解释。(要求对所选图片反映历史事件的时间、背景、主要事迹和历史地位等作完整的表述。)

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握手已成为现代社交场合中一种常见礼节。国际舞台上“巨人”的握手,有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震动”。10分。
图1:1950年毛泽东与斯大林的握手 图2:1972年“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图3:2000年9月,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会晤时握手
请回答:
(1)图1反映了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中的哪一具体政策?
(2)图2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1)促成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图3反映我国开展怎样的外交活动?(1)请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两例。

近代历史上,中华民族遭受西方列强的欺凌,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捍卫了民族尊严。根据所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表格内空格的填写:10分,每空1分。
A组:近代前期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

名称
签订的条约
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
鸦片战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组:中国人民的抗争

大事件
领导人
革命性质
主要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辛亥革命
孙中山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周恩来
贺龙
新民主主义革命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组:中共召开的重要会议

名称
主要内容
重要意义
二大

在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结束了“左”倾错误的领导;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七大
确立了⑩为党的指导思想
为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政治和思想基础

以下这段有关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叙述中,有六处知识性错误,请你慧眼识别,完成考题要求:10分。(答对五个就得满分。)
中国是较早进入文明社会的文明古国,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也较早地走向完备和成熟。西周时候,为了巩固统治扩大疆域,实行了王位世袭制,将子弟功臣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为了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实行了以长子继承制为主要特点的宗法制。秦朝的时候,秦始皇是一个具有开创性的封建帝王,他在全国推行了郡县制,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使国家走向“大一统”;他在中央设置了“三公”,其中御史大夫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元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朝代,为了加强和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实行了中书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而且对今天仍产生影响。明朝初年,明成祖为了加强专制统治,永远废除了丞相制度,但造成了政务繁杂的局面。清代雍正帝时设立了军机处,使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其职责主要是拟定圣旨,掌握朝廷决策权。

错误所在
正确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百分比

百分比
公元l-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l-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l-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l-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材料二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
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变化情况。
(2)依据材料三,分析三大发明对欧洲历史发展的贡献。
(3)你认为3至13世纪“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明清时期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