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学者叶适说。(三代)皆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到汉代始行抑商政策,他认为:“夫四民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叶适的观点是 ( )
A.宋代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促进商业发展 |
B.批判重本抑末的政策,该政策存在弊端 |
C.经济重心南移,促使人们经济观念转变 |
D.表明义利兼顾的观念成为当时主流思想 |
有人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面临很不寻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西方则可以暂缓两步。”这里的“内部事务”主要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 B.满汉官僚的矛盾 |
C.义和团运动 | D.洋务派与顽固派的矛盾 |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兴银行、建铁路、开矿藏、兴器皿技艺等主张。下列表述与其主张相悖的是
A.目的是振兴太平天国 | B.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
C.建设近代化国家 | D.坚持《天朝田亩制度》 |
“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这句话描述的是
A.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 | B.法兰西第一帝国 |
C.意大利王国 | D.德意志帝国 |
一位伟人指出:“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这一“事业”是指
A.阻止奥地利的回归 | B.打破欧洲的势力均衡 |
C.抗击法兰西的入侵 | D.完成德意志的统一 |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先后出现了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和第二帝国。普法战争后,成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英国的漫画家为此创作了题为《玛丽安娜女郎,终于挑好帽子了》(注:玛丽安娜是法国的象征)的漫画。图中的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这幅漫画的含义是
A.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 |
B.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只是装饰品 |
C.法国的统治制度像女郎一样软弱无能 |
D.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