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将焦距为 10 cm 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 50 cm 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实验前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图所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

A.

若蜡烛放置在 10 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B.

若蜡烛放置在 20 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

C.

若蜡烛放置在 35 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

D.

若蜡烛放置在 45 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缩小的实像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毕业了,小明与全班同学用胶片照相机照了合影后,接着照一张单身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明应远离镜头,同时胶片应靠近镜头

B.小明应靠近镜头,同时胶片应远离镜头

C.小明在相机中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D.小明在相机中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八月桂花飘香,可以说明分子的热运动

B.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C.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与内能均保持不变

D.内燃机在做功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验电器 A B A 带正电, B 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 A B 连接起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A 金属箔张角变小,说明它得到电子

B. B 金属箔张角变大,说明两金属箔带上同种电荷

C.自由电子从 B A 定向移动,形成瞬间电流

D.正电荷从 A B 定向移动,形成瞬间电流

下列对多次实验的目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用刻度尺测某物体长度时多次实验,是为了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B.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多次实验,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得出普遍规律

C.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时多次实验,是为了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D.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多次实验,是为了推理出运动不需要力维持

关于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汽车上的破窗锤,前部做得较尖锐主要是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B.“蛟龙号”潜到 7000 m 深海处受到海水的压强约为 7 × 10 6 Pa

C.客车行驶时窗帘向车外飘,是因为车内空气的流速比外面大

D.用吸管把杯中的饮料吸到嘴里是利用了大气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