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下列方案或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或结论 |
A |
除去铁粉中的三氧化二铁 |
取样,加入足量盐酸,过滤 |
B |
除去KOH溶液中的K 2CO 3 |
取样、溶解、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蒸发 |
C |
鉴别碳粉、铁粉和氧化铜粉末 |
取样后,分别加入稀盐酸 |
D |
鉴别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 4 2 ﹣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溶液中一定有SO 4 2 ﹣ |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剂.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
| B.用肥皂水不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
| C.将黄河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 |
| D.水体有一定的自净功能,部分工业污水可直接排放 |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活动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切过咸菜的菜刀生锈 | B.向发酵的面中加入纯碱除酸味 |
| C.将白萝卜切成丝 | D.用白醋除茶壶中的水垢 |
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校外调查时发现下列一些现象,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生产农作物时,农民按国家标准适量使用化肥、农药 |
| B.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 |
| C.城市的“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作为化工原料 |
| D.一些农民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
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1+1=2”或“1+1≠2”的有趣现象。下列符合“1+1= 2”的事实是
| A.常温下,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
| B.室温下,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 |
| C.室温下,1g硫粉在l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
| D.20℃,l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g氯化钠溶液 |
航天探测发现:金星是一个被浓密大气层包围的固体球,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它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C2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C2O3中碳的化合价为+3价 |
| B.C2O3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2 |
| C.在一定条件下C2O3能还原氧化铁 |
| D.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