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华社联合国2015年2月26日电 第69届联合国大会26日召开全会,一致通过关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决议。该决议决定联大将于5月召开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特别会议,认可各会员国对反法西斯战争有各自的胜利纪念日,决议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全人类,特别是亚洲、欧洲等地区民众造成了深重的苦难。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新闻的主要内容。
材料二:
二战时期某年度亚洲部分国家死亡人数统计表
国家 |
战争死亡人数 |
死亡人数占总人口数百分比 |
中国 |
约18,000,000至20,000,000 |
约3.48%﹣3.86% |
朝鲜半岛 |
约378,000至483,000 |
约1.6%﹣2.06% |
菲律宾 |
约557.000至1,057,000 |
约3.48%﹣6.6% |
日本 |
约2,621,000至3,120,000 |
约3.67%﹣4.37% |
(2)根据以上统计表提供的数据,得出一个有意义的结论。
你的结论:
材料三:
201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我国举行了举世瞩目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展示国威军威,凝聚全民力量。
广大网民纷纷发表感言,为阅兵活动点赞:
网民"春春lucya":看着战机飞过广场上空,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情绪高涨,泱泱大国气势恢宏,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无比自豪!
网民"老朱":这次大阅兵是对美丽中国的"精神礼赞",更是开拓未来的"集结号"。当今的中华民族已是今非昔比,一个崛起并强大的中国永远都是保卫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3)作为一个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中学生,你对如此盛大的活动一定给予了热切的关注,请你也针对9•3胜利日大阅兵活动发表你的感言。(至少用上1个成语)
你的感言: 。
综合性学习:
桥是一条放大的板凳,这是科学家形象的比喻;路断了还有桥,这是文学家表述的哲理。桥是历史的见证,桥是心灵的纽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桥的世界,去欣赏多姿多彩的桥之美,去领略意蕴丰富的桥文化。
【活动一:识桥】从同学们搜集的资料中,你会发现我国的桥梁命名十分有趣,如:A、根据所在地命名B、根据形状命名C、根据习俗命名D、以抒情方式命名。请从下列选项中给A、B、C、 D处选填合适的桥名。( 只填序号)
选项:(1)放生桥(2)销魂桥(3)赵州桥(4)钥匙桥
我会选:A、B、C、D、
结合语境仿写画线的句子,使前后语意连贯。
生命是那园圃中的花,在争奇斗艳中绽放光彩;生命是那草原上的马,在纵横驰骋中彰显英姿。,。
综合实践
今年的“十一黄金周”已渐行渐远,但给我们留下的反思和教训却记忆犹新。据统计:“十一”当天,天安门广场共清理出垃圾杂物7900多公斤;中秋夜第二天,海南三亚3公里的海滩共清理出50吨生活垃圾;高速公路的拥堵途中,车窗抛物,垃圾满天……这些不文明现象令人堪忧。所以有人说黄金周就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游客的素养。为提高公众良好的品行修养,营造和谐的出游环境,请你拟一份倡议书,号召大家:荡涤“垃圾”,文明旅行,摒弃陋习,快乐出游。
根据要求完成文后题目。
近年来,私家车越来越多,不少人在自己的爱车上贴上个性化车贴,逐渐形成了一种车贴文化。你们学校想以“车贴文化”为主题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请你围绕“车贴文化”设计一个选题(请回避下面题目中出现的选题)。
下面是某小组同学围绕“车贴与文明出行”搜集到的资料,请你认真研读材料,整理出两条主要信息。
【材料1】有的车贴面积太大,遮挡视线;有的车贴颜色过于鲜艳,容易分散其他车主注意力,增加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13条规定,“机动车喷涂、粘贴标识或者车身广告的,不得影响安全驾驶。”所以,贴车贴并非可以随心所欲,应注意遵循法规。如果贴在车窗等明显妨碍视线的位置或是遮挡住了车牌,交通管理部门有权对车主进行处罚。
【材料2】在众多车主展示个性的同时,也有人质疑“内有恶狗请当心”、“我是好车我怕谁?”等车贴让人看了很不舒服。车贴文化已经把车主的喜好放在里面,作为私家车主,他们有权给爱车做个性化装饰,以表达自己的一种心意,这种做法本无可厚非,但车贴体现了车主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标准,个性化车贴如果装饰得过分,甚至语言出位、过火,不仅影响个人形象,也违背了大众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标准,车主在美化汽车的同时,要更多地考虑车贴的文化内涵和影响,应该倡导一种健康积极的车贴语言,在优美清新、心平气和的环境下发展汽车文明。
主要信息:在进行了车贴文化综合性学习的活动后,你突然注意到你家车贴上的文字:“我是一个徘徊在牛A和牛C之间的人!”你觉得作为交通警察的爸爸开着贴有这样文字的车上下班,有损作为他公职人员的形象,于是,你这样对他说:“
”爸爸听你讲完,马上拿起去胶清洁剂,擦去了车贴。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本学期各班都开展了“气象物候”专题研究活动,试根据掌握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诗海撷趣】阅读诗句,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探究诗中蕴含的物候规律。(3分)
[诗句]“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CCTV远方的家《北纬30度中国行》黄山解说词)
[我的解释]【实践探究】近年来时常听到某种鸟改变了迁徙、栖息习性,某地杏花、桃花在年前就开放的消息。学了《气象物候》专题后,联系有关知识,你认为在维护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方面,我们应怎样努力?
【口语交际】你的同学袁芳认为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依靠谚语来识天气根本没必要,你该怎样劝说他打消这种念头呢?(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