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2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25%的稀硫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步骤:计算、量取、稀释、装瓶存放 |
B. |
实验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细口瓶 |
C. |
溶液稀释: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
D. |
事故处理: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
如果将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分类,如图中甲、乙、丙、丁是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连物质之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
A. |
当甲、乙、丙分别为酸、碱、盐时,丁可以为碳酸钠 |
B. |
当甲为氯化铜时,丁可以为氢氧化钠 |
C. |
当丁为氧气时,甲、乙、丙可以为红磷、甲烷、一氧化碳 |
D. |
当丁为盐酸时,甲、乙、丙可以为铜、硝酸银、氢氧化钙 |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元素观:过氧化氢和水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
B. |
结构观: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
C. |
微粒观:过氧化氢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
D. |
转化观: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水 |
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装置①和④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氧气 |
B. |
装置②和⑤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氢气 |
C. |
装置②和③组合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 |
D. |
装置②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药品 |
"碳达峰、碳中和"是近期频繁出现的热词。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
B. |
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
C. |
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
D. |
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