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t 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 |
B. |
t 2℃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C. |
升高温度能使饱和的甲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
D. |
t 3℃时50g水中加入30g甲物质充分溶解后得到80g溶液 |
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 | B.花生霉变 | C.瓷碗破碎 | D.火药爆炸 |
a、b、c、d 可能是Na2CO3、AgNO3、BaCl2、HCl 4种溶液中的各一种,它们两两混合后产生如下图现象:则a、b、c、d 依次是
a |
b |
c |
d |
|
a |
---- |
白↓ |
---- |
↑ |
b |
白↓ |
---- |
白↓ |
白↓ |
c |
--- |
白↓ |
--- |
白↓ |
A. Na2CO3、AgNO3、 HCl、 BaCl2
B. AgNO3、 Na2CO3、BaCl2、 HCl
C. HCl 、 AgNO3、 BaCl2、 Na2CO3
D. BaCl2、 HCl 、 Na2CO3、 AgNO3
盐酸和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溶液pH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A.该实验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盐酸 |
B.x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 |
C.y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
D.y点和z点时,溶液均呈现无色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试剂 |
反应类型 |
A |
H2O(H2O2) |
足量MnO2 |
分解反应 |
B |
Ca(OH)2(CaO) |
适量稀盐酸 |
化合反应 |
C |
CO2(CO) |
足量CuO |
置换反应 |
D |
CuO (Cu) |
足量O2 |
复分解反应 |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小于b的溶解度 |
B.40℃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
C.c物质一定是二氧化碳溶解度曲线 |
D.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40℃降温到20℃, |
a、b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