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中所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相符的是( )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溶液体积小于100mL |
分子间有间隔 |
B |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 |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
C |
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 |
其原子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
D |
氧气(O 2)和臭氧(O 3)化学性质不同 |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下列有关学习氧气知识的归纳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 |
B.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出氧气 |
C.鱼类能在水中生活,可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
D.它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既能和金属反应,又能和非金属反应 |
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A.制取O2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O2——收集O2的集气瓶没盖严 |
B.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可能没有检验氢气的纯度 |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 |
D.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1/5——红磷过量 |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可在水中加人适量的明矾 |
B.自来水厂常用ClO2消毒,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2 |
C.通过过滤的方法可以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来 |
D.5mL水和5mL酒精混合,溶液体积小于1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
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A.CO2 | B.O2 | C.C | D.2O |
一氧化氮(NO)为大气污染物,它的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极易与氧气反应。若让你收集一瓶一氧化氮,你选用的收集方法是
A.向下排空气法 | B.向上排空气法 |
C.排水集气法 | D.排水集气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