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探究。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向全社会提出了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号召,各级政府机构和有关部门纷纷响应。下面是体现“以人为本”精神的一些具体举措,请从中归纳出“以人为本”的含义。
材料一 政府,应对各类灾难事故,要不惜人力物力,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材料二 教育,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在新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删去了有关“对坏人坏事应挺身而出进行斗争”的条款。
材料三 商业,倡导顾客是上帝,规定超市里的商品的码放,标签上的提示必须符合人们的购物习惯,偏于人们拿取和识别。
材料四 交通,火车不断提速,尽量让乘客节省时间;在人员流量大的地段增设公交车站点,微笑服务。
从下列备选词语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并且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描写父亲爱我的一个片段。
焦灼悠闲沙哑颤巍巍怒不可遏温声细语
结合材料,综合探究。
进入信息时代,很多学生认为:都用电脑打字了,字写得好不好无所谓。面对这一现象,初二某班准备开展以“写好汉字,学好汉语”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如果你是主持人,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
学好汉语,要先要写好汉字,请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一个科学的练字计划。
口语交际
某学校请来一位全国著名的科学家作报告,经办的同志对这位科学家作出邀请说:“请您来讲一次,想来您也会觉得十分荣幸。”报告完了之后,他又对这位科学家说:“您的报告对我们有些帮助,非常感谢!”
上则材料中有两处话语都不妥当,请先找出来,再判别原因,然后修改。第一处:应改为:
第二处:应改为:
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2011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南非德班召开,为宣传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出的努力,中国政府特地举行了“中国角”活动,这一活动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为了引导学生关注这个世界性问题,学校组织同学们参与以“关注世界气候变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了了解世界气候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某同学想做一次有关“生活中的节能减排”的调查,想了解人们在交通、家居、办公三方面生活中节能的妙方,请你帮他的调查问卷设计一个调查问题,并写明相应的调查对象。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面是某小组同学搜集到的德班气候大会“中国角”的相关资料,请你围绕“中国青年的表现及其影响”整理出两条主要信息。
【材料1】在大会的“中国角”启动仪式上,中国青年环境友好使者代表、复旦大学学生赵政代表中国青年向世界青年发出但倡议,倡议大家积极行动,同舟共济,携手应对气候变化。该倡议书提交给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秘书处执行秘书菲格里斯。此举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材料2】在大会“中国角”举办的“气候变化适应工作青年论坛”上,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大二学生沈钊和他的同伴、来自北京国际关系学院的王凯一同登上了主讲台,与全球青年分享了今年10月完成的《2011绿色大使宁夏科考报告》,用亲身经历谈自己的气候变化体验。外媒对中国青年的行动表示赞许,认为青年人的加入,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新思路。
【材辩3】中国青年环境友好使者在“中国角”场外上演了十余场独幕剧《同舟共济新解》,呼吁全世界应当同舟共济,共同面对气候变化。同时,中国青年环境友好使者代表团在德班气候变化大会会场开展了“中国青年环境友好使者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展览”、为大会电脑安装“GreenPC绿色电脑节能专家”等活动。国际杜会纷纷赞赏中国青年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行动。世界“无车日”的前一天晚上,你说:“爸爸,明天是世界‘无车日’,你不用开车送我了,我自己坐公汽”。爸爸说:“那怎么行?早上时间那么紧,你多睡会儿多好!”你知道爸爸是一番好意,但还是想为“节能减排”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于是,你劝爸爸说:“________________。”爸爸说:“好吧,我和你一样也坐公交车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