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临江仙 ①
[宋]元好问
李辅之在齐州 ②,予客济源 ③,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注】①1235年秋,词人从济源到齐州,与李辅之两次畅游大明湖。这首词大概写于1238年,当时词人正准备携家由济源回山西太原。②齐州:地名,与词中的"东州"均指今山东济南。③济源:地名,今属河南。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两片所写,既不同时也不同地,时隔三年人距千里,既有欢快的回忆,也有深沉的怀念。
B.上片前三句以"红妆"应"荷花","翠盖"应"荷叶",突出了大明湖新秋的景物特点。
C."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是对上片的总结,写出了景物的美好,人物的得意。
D.下片一反上片欢聚融洽的气氛,转写分离的愁苦和词人急于乘舟奔赴东州的心情。
(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以"木兰舟"点缀于"红妆""翠盖"之间,营造出"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意境。
B.这首词质朴的语言与纯真的情感相辅相成,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C.词的下片"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这首词借"一尊白酒"寄托"离愁",其写法与杜牧的《赤壁》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时田园杂兴•春日
【宋】范成大
土膏①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②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 邻家鞭笋③过墙来。
①土膏:指肥沃的土地。 ②一饷,片刻。饷,通“晌”。 ③鞭笋:细长的竹笋。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饷开”三字,形象地描绘出花草在春天生长迅速,片刻间使人眼花缭乱的景象。 |
B.诗人精心选择农村特有的景色与农民的劳动生活来表现春天,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
C.诗歌最后一句巧借鞭笋来透露春天的气息,与“一枝红杏出墙来”有异曲同工之妙。 |
D.诗歌先概括描写春天,然后具体描绘景物。“催”“开”“过”等词充满着动态之美。 |
钟山即事
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钟山春景的“幽”?
全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阅读唐代高适的《除夜①作》一诗,完成题目。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②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③又一年。
【注】①除夜:除夕的晚上。②转:变得。③明朝(zhāo):明天。诗中表达了对故乡思念的句子是:,。
首句中,“灯”在诗人的眼中为什么是“寒”的?
诗中除了抒发“对千里之外故乡亲人的思念”之外,还有什么样的情感?
诗歌欣赏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
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4分)
题金陵渡
张 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注解:①金陵渡:渡口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附近。 ②津:渡口。
③瓜州:地名,在长江北岸。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品析第三句中“斜”字的妙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