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初中三年,同学间非常熟悉,甚至可以"闻其声,知其人",这样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声速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重为60N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小明用50N的力竖直向上提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受的重力与手对物体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与手对物体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
B.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一定相等
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
D.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增加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零下18℃的液体不能发生汽化现象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中的“冰”“雪”的形成过程是要吸热
C.烧水时常看到“白气”,从水到“白气”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
D.寒冷的冬夜,家里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由于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间的距离越大作用力也越大
B.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有关
C.震后疾病防控消毒时空气中散发一股浓浓的药味,是药物分子的扩散现象
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功和热量是不同的物理量,单位也不同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湖面,波光粼粼,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B.夜间行驶时车内不开灯,是为了避免车内景物通过车前玻璃成像
C.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D.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