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电路如所示,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电源为三节干电池。
(1)用笔画线表示导线,根据电路图(图甲)将实物图(图丙)连接起来。
(2)正确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 ,灯 不发光,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小灯泡断路 。
(3)排出故障后进行实验,测得三种实验数据,请你分析实验记录数据和现象,回答问题。
次数 物理量 |
1 |
2 |
3 |
电压 |
2.0 |
3.8 |
4.5 |
电流 |
0.26 |
0.32 |
|
亮度 |
逐渐增大 |
||
电功率 |
①当电压表示数为 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通过小灯泡灯丝的电流为 .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是 。
②请写出此实验记录表格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 。
③经多次测量和计算比较,我们发现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与对应电流的比值并不是一个定值,而是变化的,其可能的原因是 。
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小明利用两组滑轮组进行了5次测量,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测定前4组数据,用二个动滑轮和二个定滑轮得第5组数据,测得数据如表:
(1)请根据前四组数据,在图甲中画出实验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2)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
(3)表格中编号①处数据应为;根据图乙中弹簧测力计可知编号②数据应为.
(4)由表中第1、2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无关.
(5)由表中第3、4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摩擦和_有关.
(6)有的同学认为:“机械越省力,它的机械效率越高”.你认为这句话是的(填“正确”或“错误”)。你是用小明收集的数据中__两组数据对比分析来判断的.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实验时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当烛焰离凸透镜20cm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烛焰的像,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选填“上”或“下”)移动;移动蜡烛,使烛焰离凸透镜l0cm,再移动光屏,(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
(2)上课时老师给同学们演示了“水也能使某些液体沸腾”的实验。将适量的乙醚倒入试管中,塞上木塞,然后浸入有热水的烧杯中。如图乙所示。一会儿。观察到试管中的乙醚沸腾起来,接着听到“砰”一声,木塞冲出了试管口。从实验中可知乙醚的沸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热水的温度;木塞冲出试警口的瞬间,乙醚的内能(选填“增大”或“减小”),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乙醚的内能。
小惠同学为了测量德化高山茶油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将游码移到称量标尺零刻度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标尺中央刻度线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茶油和烧杯的总质量,操作情景如图20所示,错误之处是:。
(3)重新调节好天平,小惠称得茶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60g,然后将一部份茶油倒入量筒中,如图21所示;再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得剩余茶油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22所示,由此可知:量筒中茶油的体积是cm3,量筒中茶油的质量是g,茶油的密度是g/cm3。
(4)另一同学想测出某品牌牛奶的密度,为此他利用实验台上的弹簧测力计、空饮料瓶、水、细线等物品来测量.其操作步骤是: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饮料瓶的重力G1;
②在空饮料瓶中装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瓶和水的总重力G2,计算水的体积V=(用测出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水的密度ρ水已知);
③;(说出具体方法和要测出的物理量并用字母表示)
④计算牛奶密度ρ=.(用测出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当.
(2)小新将实物连接成如图1所示电路,其中有一处连线错误,请你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画“×”并改正.
(3)将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为2V,电流表示数如图2所示,为A,则R的阻值为Ω.
(4)换上10Ω的电阻后,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将(选填“变大”或“变小”),此时应将滑片P向(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阻两端电压为V.
(5)小芳同学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
(1)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实验过程中,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A的像重合,原因可能是
(2)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①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
②杠杆平衡后,小英同学在图甲所示的A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可在B位置挂上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③她改用弹簧测力计在乙图中的C位置斜下拉,若每个钩码重2N,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力计示数将(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