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词,完成问题。
庆清朝慢 踏青
[宋]王观
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①分付春还。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②.烟郊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 晴则个,阴则个,饾饤③得天气有许多般。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④。
【注】①东君:《楚辞•九歌》里有“东君”,这里是借用来称春神。②小双鸾:指古代妇女鞋上绣成的鸾凤。③饾饤(dòu dìng):本形容堆砌罗列貌,此处形容天气变化多端。④眉山:《西京杂记》上说卓文君“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这是“眉山”典故的由来。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写姑娘们的踏青活动,突出了初春时节景物的特点。
B.上阕写姑娘们愉悦的心情和野外迷蒙的秀色,表达了对“东君”的敬意。
C.下阕写天气的无常,以及姑娘们看花觅柳的从容与“小双鸾”沾满泥污的状态。
D.下阕最后三句写出了姑娘们心情变化后笑容顿敘、眉头紧锁的神情。
(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写雨水的对仗句,富有形象性;下阕运用夸张手法,增添了喜剧色彩。
B.词的下阕用口语写天气变化,活泼有意趣;用“镂”“拨”描写姑娘们的行动,用词精巧。
C.词中化用唐人诗句,自然贴切,如出己手,体现了词人熔铸前人诗句的本领。
D.这首词充满生活气息,写法新颖,在同类题材作品中很有特色,是豪放词中的佳作。
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的意思。
从桓公伐孤竹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
遂得道不亦过乎翻译下列句子
春往冬反,迷惑失道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3分)
大鼠
万历间①,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②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③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④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⑤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龁⑥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剑,何异鼠乎!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释】①万历: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②阖(hé):关闭。③逡(qūn)巡:从容,不慌不忙。④几:凳椅。⑤啻(chì):仅;止。⑥龁(hé):咬。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1)为害甚剧
(2)蹲地上少休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1)大与猫等 (2)众咸谓猫怯
(3)适异国来贡狮猫 (4)既而鼠跳掷渐迟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
(1)以为是无能为者。
(2)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通过这则故事,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③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①名之者谁?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③弈者胜,④树林阴翳,①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你认为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课外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文章,回答下列各题
南辕北辙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①,告臣曰:“我欲之②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③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④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注释:①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②之:动词,往,到。③ 用:资用,即路费。④御者:驾车的仆夫。解释加点的词
①我欲之楚( )②将奚为北面( )③吾马良( )④此数者愈善( )翻译
①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②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成语______出自本文,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隆中对》节选,完成文后问题。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日:“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大,而智术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出师表》中的哪句话与这段话是相照应的?
有人阅读完《隆中对》后拟一上联,请你根据对《出师表》的阅读理解对出一下联。
上联:《隆中对》对刘玄德求安天下大计;
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