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实验时,通过调节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2)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3)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至30cm刻线处,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放一个合适的    眼镜,光屏上的像再次清晰。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最近,微信朋友圈里流传着“黑心秤"的说法传闻称许多菜市场的商家在电子秤下面放上衬垫物,这样电子秤显示的示数会大于商品的质量导致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短斤缺两,电子秤下放上衬垫物真会这样吗?
[实验与记录]
科学兴趣小组准备了电子秤、称量物(100克、300克、500克砝码各1个),泡沫板,毛毯、纸板,进行实验,结果记录如表1。

[分析与结论]
通过对表1实验结果的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问题与猜想]
用毛毯作为衬垫物时,电子秤显示的示数有偏差是什么因素引起的?科学兴趣小组通过思考和讨论后认为可能与毛毯太软引起电子秤倾斜有关为此,他们又制定了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与记录]
把电子秤置于水平木板上,调零后放上砝码测量,改变木板与水平桌面的倾角a的大小,调零后继续实验,如图,结果记录如表2。


由表中数据可知,科学兴趣小组成员不仅研究了电子秤示数变化与电子秤是否倾斜有关,还研究了
[分析与推理]
科学兴趣小组为寻找电子秤倾斜后示数减小的原因,查阅了电子秤的电路原理图(如下图)了解到电子秤示数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压力传感器R的阻值随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根据以上信息,解释电子秤示数随倾角增大而减小的原因:


育才中学初3.1班学生在探究“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后,某兴趣小组欲进一步探究学习,现将其改变为“探究小灯泡的电功率与电压之间的关系”的实验,实验中提供了以下实验器材
A.待测小灯泡L(额定电压3.0V,额定功率1.8W) D.滑动变阻器R(0~10Ω)
B.电压表V(量程0~3V,量程0~15V) E.定值电阻R01=5Ω,R02=10Ω,R03=15Ω
C.电流表A(量程0~0.6A,0~3A) F.蓄电池,电压U=12V.
G.开关一个S,导线若干.
(1)为了比较精确的测量小灯泡的功率,电流表的量程应选
(2)为了保证电路安全,实验中定值电阻R0应选。(选填“R01”或“R02” 或“R03”)
(3)请用铅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器材连接起来,使之成为准备使用的实物电路。
(4)测量结束后,应先断开开关,拆除两端的导线,再拆除其他导线,最后整理好器材。
(5)该小组同学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将电功率P作为纵坐标,U2作为横坐标,采用描点法,在坐标纸上作出了P-U2图像,并画出该图像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根据图像,请你指出:所作图像的错误之处是;作图时,坐标取值不恰当之处是
(6)假设实验中所给的实验器材电流表已损坏,老师又给了一只电压表,该组同学仍完成了实验。请你帮他们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的电路图。

莉莉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已知待测小灯泡额定电压为4.5 V;小灯泡额定功率约为1 W,电源电压恒为6 V,
①闭合开关前,应将滑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选填 “A”或“B”)端。

②若有三个滑动变阻器, 规格分别为R1(5Ω 2 A)、R2(20Ω 1 A) 、R3(100Ω 0.1 A),则应选择(选填“R1” “R2”或“R3”)。
③将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 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经检查灯泡是完好的,则故障可能是导线(选填“a” “b” “c” “d” “e” “f”或“g”)。
④排除故障后,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4.5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则小灯泡额定功率的测量值W。
⑤若该小灯泡被烧坏了,断开开关后,某同学用规格为“4.5V 1.5W”的小灯泡替换已烧坏小灯泡。 闭合开关后,为使其两端电压达到额定电压,应让滑动変阻器的滑片(选填“位置不变”、 “向A端移动”或 “向B端移动”)。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I.与两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猜想Ⅱ.与两物体之间压力大小有关。

实验
序号
固定
物体
木块上放置钩码
的数量(个)
弹簧测力计
示数(N)
1
木板
1
0.5
2
木板
2
0.6
3
铁板
1
0.3

①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他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使固定物体上表面水平,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在固定物体上滑动。为了用弹簧测力计示数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让木块沿水平方向做运动。
②实验时,他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所受重力为1.0 N,已知每个钧码质量为50 g。通过在木块上面添加钩码来改变木块与固定物体之间的压力大小; 通过更换木块下面的固定物体来改变接触面之间的粗糙程度。该同学准备了较长的木板和铁板作为可供选择的固定物体。他做了3次实验, 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
分析(填写实验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初步验证猜想 I;分析(填写实验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初步验证清想Ⅱ。

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
(1)王师傅修理电视机时,发现15 Ω和25 Ω的两个电阻的标称看不清了,请你帮他设计一个能够鉴别电阻阻值大小的最简单电路(电源使用旧的干电池),画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虚线框内。

(2)王师傅怀疑厂家生产的定值电阻的阻值有误差,为进一步测量15 Ω电阻的阻值
①在你设计的最简电路图甲的基础上,你的修改是:
②小明用额定电压3.8 V的小灯泡替换15 Ω的定值电阻,重新做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小灯泡和定值电阻的U-I图象如图乙所示。小灯泡的U-I图象是,比较L1和L的两条图线,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提出的问题:
解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