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小明自制的用来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装置:将弹簧和标尺固定在支架上,用细线将一个金属块悬挂在弹簧下端,弹簧静止时指针正对标尺上的 位置(本装置使用时,弹簧未超过弹性限度)。
(1)向杯中缓慢注水,从金属块底部接触水面,到金属块刚好浸没水中的过程中,指
针由标尺上的 位置缓慢上移至 位置,说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 有关,此过程中支架上 点所受拉力的最大变化量为△ ;继续向杯中注水,指针 (选填"上移"、"不动"或"下移" :当注满水时,金属块底部受到的压强为 。
(2)将水倒尽,向杯中缓慢注入某种液体 ,当指针指在 位置时,金属块底部受到的压强为 ,则 (选填" "、" "或" " ,分析推理可知:金属块所受浮力的大小还与 有关。
(3)将液体倒尽,用等体积塑料块 替换金属块进行实验。向杯中缓慢注水,从塑料块底部接触水面,到塑料块浸没水中的过程中,支架上 点所受拉力的最大变化量为△ ,则△ △ (选填" "、" "或" " 。

小明利用热敏电阻设计了一个“过热自动报警电路”,如图甲所示。将热敏电阻 R 安装在需要探测温度的地方,当环境温度正常时,继电器的上触点接触,下触点分离,指示灯亮;当环境温度超过某一值时,继电器的下触点接触,上触点分离,警铃响。图甲中继电器的供电电压U1 ="3" V,继电器线圈用漆包线绕成,其电阻R0为30 Ω。当线圈中的电流大于等于50 mA 时,继电器的衔铁将被吸合,警铃响。图乙是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象。 
(1)由图乙可知,当环境温度为40 ℃时,热敏电阻阻值为____Ω。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阻值将_________,继电器的磁性将_________(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图甲中警铃的接线柱C应与接线柱_________相连,指示灯的接线柱D应与接线柱_________(均选填“A”或 “B”) 相连。
(3)图甲中线圈下端P的磁极是______(选填“N”或“S”) 极。
电动自行车是倍受人们青睐的一种交通工具,如图所示。其主要结构就是在原来的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增加了电动机及供电、传动设备,它可以电动骑行,亦可以脚踏骑行。电动骑行时,蓄电池为车上的电动机供电,电动机为车提供动力;脚踏骑行时,与普通自行车相同。
下表是某型号电动自行车主要技术参数。
| 整车 |
整车质量 |
40 kg |
| 最高车速 |
≤30 km/h |
|
| 最大噪声 |
≤62 dB |
|
| 蓄电池 |
电压 |
48 V |
| 容量 |
12 A·h |
|
| 电动机 |
额定电压 |
48 V |
| 额定功率 |
240 W |
(1)仔细观察电动自行车的构造,会发现很多地方用到了物理知识。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再列举两处应用物理知识进行设计的事例。
示例:电动自行车的车座大而扁平,可减小压强。
答:①;
②。
(2)当一个初三学生骑着电动自行车以最高车速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30 min时,经过的路程为多少?
(3)电动自行车以额定功率行驶时通过电动机线圈的电流是多大?
阅读下列三篇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源:中&国教&育出
B.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和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
C.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马可波罗”号帆船上人们的“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波,频率低于20 Hz 。当声波的频率在2 ~ 10 Hz时,人会产生恐惧、恶心、头晕等症状,其中5 Hz的声波对人危害最大[,这是因为此时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的频率极为相似,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使人丧生。
(1)请你将上面短文A、B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
①;②。
(2)短文C中的“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3)从短文C 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在左右。
(4)综合上面的短文,请你写出声波的两个利用:
;。
车库里只有一盏灯,为给刚买的电动车充电,小王断开总电源,如图所示,从开关的两个接线柱上引出两根导线,接上插座并将充电器插入插座充电。接通电源后发现未闭合开关灯却亮了,但亮度较暗。
(1)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插座连接错误而导致充电器与电灯(选填“串”或“并”)联。
(2)电动车工作原理是;在电动骑行时,主要的能量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能,再转化为能。
(3)充电器上标有“输入电压220 V输出功率100 W”,电动车一次充电需6 h。将充电器插入正确连接的插座充电,完成一次充电消耗多少度电?
如图,当向烧杯中不断加入一定体积的某种液体时,得到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①;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