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把标有"12Ω 3W"的电阻R 0与最大阻值为50Ω的滑动变阻器R连接在电压恒为18V的电源两端,闭合S,电压表所用量程为0~15V,电流表所用量程为0~0.6A.求:
(1)电阻R 0的额定电压;
(2)将R的阻值调为48Ω,在1min内R 0产生的电热;
(3)为保证安全,电路消耗总功率的范围。
随着智能化的普及,机器人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图书管理领域机器人可以辅助或替代管理员整理图书,表中所列数据是某新型图书智能管理机器人工作的部分技术参数。
参数 |
工作电压/V |
工作功率/W |
最大负重/N |
提升重物最大高度/m |
数据 |
48 |
40 |
200 |
0.6 |
现在智能机器人以最大负重将图书匀速竖直提升至最大高度,用时5s。则此次提升过程中:
(1)机器人提升图书速度是多少?
(2)机器人对书做功是多少?
(3)机器人的电动机工作电流是多少(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电动机做功是多少?
用标有"2.5V"小灯泡,进行"研究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允许加在小灯泡两端的最大电压为1.2U 额)
(1)进行实验:
①如图1是未连接好的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正确连接图中实物电路。
②如图2,当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5V时,电流表示数是 A,灯泡额定功率是 W。
(2)通过实验得到:灯泡实际功率越大,灯越亮。试从能量转化角度解释"灯泡实际功率越大,灯越亮"的原因。
(3)以小灯泡为例,用数据说明选用电流表0.6A而不用3A量程的理由。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所用光源为新型"蜡烛"。(新型"蜡烛"薄且烛焰稳定)
(1)调整好器材后,进行实验,某次实验结果如图1,凸透镜成这种像的条件是 。将"蜡烛"A从此位置在光具座上逐渐靠近透镜,发现经过图中 位置后,无论怎样调节光屏都无法承接到像,只能透过透镜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如图2。
(2)"蜡烛"移到距透镜二倍焦距处,观察光屏上的像感觉与物等大,请你简述证明像与物等大的办法。(器材足够用)
(3)君妍同学用凸透镜观察书上的字,如图3,她换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放在原位置再次观察,发现像发生变化,便萌生了探究凸透镜所成像与焦距关系的想法,请写出需要收集的证据。
"创新"小组在某次实践活动中,采集了一块矿石(矿石不吸水),测量它的密度。
(1)在测量之前,要观察量筒的 。
(2)测量过程的情景如图,正确且合理测量质量的操作顺序为 ,测出矿石的密度为 g/cm 3。
(3)永深同学继续如下操作:
①将矿石从量筒中取出,直接放在天平上测质量记为m 测,并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的刻度值V 3。
②测量体积时,才发现矿石有变化了,将它处理复原后,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此时水面的刻度值V 4,从而求出矿石的体积并算出密度。
这样的操作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请你写出产生的影响及原因。
在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时,小明选用了电压为6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和其它合适的器材,并连接了部分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为了完成实验,请你帮他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导线不能交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2)电路连接好后,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 (选填"A端"或"B端");
(3)当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灯丝突然烧断,此时电压表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换相同规格的灯泡,重新实验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电压/V |
2.0 |
2.5 |
2.8 |
3.0 |
3.2 |
3.5 |
电流/A |
0.40 |
0.48 |
0.53 |
0.56 |
0.58 |
0.61 |
电阻/Ω |
5.0 |
5.2 |
5.3 |
5.4 |
5.5 |
5.7 |
平均电阻/Ω |
5.4 |
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确定平均电阻就是小灯泡的电阻,你认为这种做法合理吗?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你的理由是 。
(5)小明还想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但此时电压表0~15V量程突然损坏,而0~3V量程完好。请你在不增减器材的情况下,帮他设计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要求写出必要的实验步骤,用字母(或数值)记录所测得的物理量并写出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
实验步骤:
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