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探究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和深度的关系,小明和小华把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到台秤上,溢水杯口下方放置一空量筒。用细线系住金属块并挂在弹簧測力计上,测力计示数为G.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且始终不与杯接触,如图。

(1)金属块浸没前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逐渐变小,说明浮力大小逐渐   。据此,小明认为金属块受到的浮力随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大而增大;而小华则认为浮力随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而增大,根据以上实验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小明的观点合理         B.只有小华的观点合理

C.两人的观点都不合理         D.两人的观点都合理

(2)接下来他们继续实验,增大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发现测力计的示数始终不变且为F,据此可得出   的观点不具有普遍性。这个过程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   

(3)为了深入研究,他们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 ,水的密度用ρ 表示,其重力G   ,通过比较数据发现F =G ,换用不同的物体和液体重复上述实验,都能得出F =G ,说明决定浮力大小的根本因素是G

(4)从金属块开始浸入直至浸没一定深度的过程中台秤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
(1)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厚为2mm的平面镜②厚为2mm的玻璃板③直尺④光屏⑤两支相同的蜡烛⑥火柴。探究活动中不应选用的器材是_____(填序号)。
(2)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A蜡烛放在竖直的玻璃板前,可以看到玻璃板后出现A蜡烛的像,拿一支相同的未点燃的B蜡烛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既可以观察比较A蜡烛和它成的像的___________关系,又可以确定像的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_____________,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小车由甲至乙
小车由乙至丙
小车由甲至丙
路程s/cm
26


时间t/s.

4

平均速度v/(cm/s)


15


(2)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全程是做匀速运动吗?为什么?

如图两种物质在固态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判断出 图线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
(2)晶体熔化是 段,BC段物体处于______________状态。(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她的操作存在错误,请指出其中两处错误:
(2)小红纠正所有错误后,在水温到达89℃时开始每隔2分钟做一次温度记录,并描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3)小红觉得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偏长,请你给她提出一条改进的措施:

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

(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中的哪两个凸透镜做实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字母序号);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甲、乙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__________
(2)如果选择A、B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__________的关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