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物质的俗称、化学式,用途不一致的是( )
| A. | 
   生石灰 CaO 做干燥剂  | 
 B. | 
   纯碱 NaOH 治疗胃酸过多  | 
| C. | 
   小苏打 NaHCO 3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  | 
 D. | 
   干冰 CO 2人工降雨  | 
下列图像与实验相符合的是
| A.图①表示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 
| B.图②表示将饱和Ca(OH)2溶液升温 | 
| C.图③表示等质量Mg、Zn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 
| D.图④表示向含少量NaOH的Na2C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 |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物 质 | 
   杂 质 | 
   除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 | 
  |
| A | 
   CO2 | 
   CO | 
   通入O2点燃 | 
  
| B | 
   KCl固体 | 
   KClO3固体 | 
   加入少量MnO2加热 | 
  
| C | 
   KNO3 | 
   NaCl | 
   加(热)水溶解、降温结晶、过滤 | 
  
| D | 
   CaCl2溶液  | 
   稀HCl | 
   加入过量CaCO3,充分反应后过滤 |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Cu2+、OH-、NO3- | B.Na+、K+、CO32- | 
| C.Na+、OH-、H+ | D.Fe3+、Cl-、NO3- |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
 B.将t3℃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
 C.t3℃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变成不饱和溶液
 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下列物质的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是
| A.KNO3→KCl | B.CuO→CuSO4 | C.CO2→O2 | D.Fe→ FeSO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