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现有失去标签的四瓶溶液,分别是氯化铁、氯化钙、稀盐酸、氯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出它们,进行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1)通过观察,溶液呈黄色的是   

(2)将剩余溶液分别取样,加入   溶液,可以将它们一次性鉴别出来.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

(1)装置中标“a”的仪器名称是
(2)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收集装置应选用(填字母,下同)。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装置还可用于制

为了研究炼铁原理,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在实验室的通风橱内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其它实验用品略),进行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实验,请你一起参与(每套装置限用一次,可以不用)。

(1)实验室制得的一氧化碳中常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欲用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并检验生成的气体,正确连接装置导管口的顺序是:混合气体→→g→尾气处理(填导管接口代号)。
(2)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实验中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没有将装置C与D的连接处断开,停止加热后未观察到溶液倒吸现象,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8分)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A实验: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因此二氧化碳在实际生活中可用于灭火。
(2)B实验: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使白磷与空气隔绝和;通过该实验可得出燃烧需要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可燃物与接触③温度达到的结论。
(3)C实验:试管③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铁钉在的情况下是否生锈;试管①中的铁钉与水面接触的一圈最容易生锈,其原因是___________。

理解、掌握质量守恒定律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1)某同学按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请你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其原因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填序号)。
①分子种类②原子种类③分子数目
④原子数目⑤物质质量⑥元素种类
(3)4.14玉树地震给当地人民造成巨大损失。为防止灾后发生疫情,必须对灾区进行消毒,其中的一种消毒剂是漂白粉,它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次氯酸钙能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请完成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lO)2 +CO2+ H2O=CaCO3↓+2
(4)A、B、C三种物质各15 g,它们化合时只生成30 g新物质D。若增加10 g 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B。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字母)。
A.该反应中,B是催化剂
B.第一次反应停止后,C剩余9g
C.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 g
D.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5∶2
E.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2

(7分)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医疗上常用其给病人补充体液。
①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②现需100g生理盐水,若按如下操作配制,正确的顺序是(填字母)

此生理盐水若用10%的溶液加水稀释而得到,则需10%的溶液g。
(2)在20℃时,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10 g水,使其充分溶解,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

①20℃时,(填“甲”或“乙”)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②右图2中表示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分别是b和a,将20℃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其溶质质量分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部分酸、碱、盐在水中可解离出阴阳离子,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就是酸、碱、盐解离出的一些阴、阳离子相互结合生成难解离的水、气体或沉淀。如下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实质的微观示意图。

请你依据部分碱、盐溶解性表和复分解反应实质判断下列两组物质(①硫酸钠和氢氧化钡、②硫酸钠和氯化亚铁)在水中混合后能否发生反应,若能,仿照上述的示例在下图的圆圈中填入适当的物质或离子符号,来体现反应的实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