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密闭容器里放入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数据如表
四种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2 |
8 |
30 |
50 |
反应后质量(g) |
20 |
未测 |
39 |
23 |
(已知甲、丙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
B. |
待测值为18 |
C. |
反应中丁和丙的质量比为3:1 |
D. |
甲、丙两种物质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
如图,小试管中盛放着固体乙(足量),滴管中有液体甲,广口瓶中有少量饱和的澄清石灰水(试管底部浸没在澄清石灰水中)。当把甲溶液滴加到乙中,过一会儿可看到石灰水变浑浊了,U形管中的a液面降低、b液面升高了。根据以上现象请你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一定分别是稀盐酸和大理石 |
B.甲、乙有可能分别是水和硝酸铵 |
C.石灰水变浑浊,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
D.石灰水变浑浊,有可能是发生了物理变化 |
如图表示了初中化学中一些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反应①可制得烧碱 |
B.圈Ⅱ中的化学反应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
C.利用反应②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
D.圈Ⅰ中发生的反应都是分解反应 |
染发时常用到的着色剂──对苯二胺,化学式为C6H8N2,是一种有毒化学药品,有致癌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苯二胺中含有N2分子 |
B.对苯二胺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
C.对苯二胺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氮原子构成 |
D.对苯二胺由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组成 |
在pH=1时,下列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CuSO4NaClKNO3 |
B.Na2SO4 NH4Cl KCl |
C.NaOH NaCl NaNO3 |
D.K2SO4AgNO3 NaCl |
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现象或事实 |
解释 |
|
A |
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 |
原子核外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
B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完全相同 |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
C |
水通电分解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
D |
物质热胀冷缩 |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