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氮原子 ;
(2)氧化铝 ;
(3)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
(4)5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
生活中许多常用器具都是搪瓷器具。搪瓷是指在钢铁坯体表面涂上陶瓷,经高温烧结而成,这不仅使器具美观,且能对内部钢铁坯体起保护作用。
(1)钢铁在与、接触时容易生锈。
(2)发生碰撞时,搪瓷器具表面的陶瓷易脱落,破损后露出的坯体易生锈,为延长破损搪瓷器具的使用寿命,可采用的一条补救措施是。
(3)酸菜鱼(汤汁显较强的酸性)是某地特色菜,出锅时通常用搪瓷器具而不用不锈钢盆具盛装,主要原因是。
为探究铁锈蚀的影响因素,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方案】 将3枚洁净的铁钉同时置于如图所示环境下的试管中,观察铁钉锈蚀情况。
【实验现象】3天后,Ⅰ、Ⅲ中铁钉不生锈,Ⅱ中铁钉明显生锈。
【获得结论】
(1)对照实验Ⅰ、Ⅱ,可知铁锈蚀的条件之一为;
(2)防止铁锈蚀的一种方法是。
【拓展探究】
(3)小明发现海边的铁器很容易生锈,从而猜测氯化钠能加快铁的锈蚀。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小明的猜想。
2011年3月在北京召开两会,资源成为两会的热门话题,资源要节约和合理利用,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矿物储量有限,而且不可再生。根据已探明的一些矿物的储藏量,并根据目前这些金属的消耗速度,科学家初步估计一些矿物可开采年限如下图所示:
(1)观察上图,请你推测21世纪金属的资源情况:。
(2)请你联系实际,作为时代的主人,看了上图后,想一想你有哪些感悟。
(3)你提出一条节约资源的建议:。
学习金属单元后,小强知道了铁是当今世界用量最多的金属,而每年全世界被腐蚀损耗的钢铁材料,约占全年钢铁产量的十分之一。于是小强对金属铁的相关知识开展了探究性学习。
(1)如图,小强将一根长20 cm的光亮的铁棒放在自来水中,观察A、B、C三处的变化。几天后,他发现(填序号)处最先出现铁锈,小强结合书本知识知道,铁生锈实际是铁和、等物质发生反应的过程。
(2)小强来到已停产的企业厂房,看到许多机械设备上已锈迹斑斑,他马上想到可以用稀盐酸将铁锈(主要成分Fe2O3)除去,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去锈后为防止机械设备进一步锈蚀,小强想到的一种防护方法是。
小华家有一张铁床,因长期受潮已锈迹斑斑。他从上面取一枚生锈的铁螺丝放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中,观察到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逐渐消失,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小华同学结合学过的化学知识,提出了一些防止铁床进一步锈蚀的建议,请写出一条小华同学的合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