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武陵春》一词,完成下列各题。

武陵春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 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 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 春尚好,也拟 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注】①选自《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武陵春,词牌名。②[风住尘香]风停了,尘土中带有落花的香气。③[物是人非]景物依旧,人事已变。这里暗指丈夫已死。④[双溪]浙江武义、东阳两江水流至金华,并入婺江,两水合流处叫双溪。是当时的风景区。⑤[拟]打算。⑥[舴艋舟]一种形似舴艋的小船。(1)对"日晚倦梳头"中的"倦"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心绪不宁,无心做事。

B.疲惫不堪,毫无兴致。

C.百无聊赖,内心空虚。

D.琐事多多,精力不济。

(2)对"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的意思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化简为繁,化有形为无形,写出了词人哀愁的数量之多。

B.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写出了词人哀愁的分量之重。

C.词人内心沉重,舴艋舟又太小,确实是"载不动"。

D.词人内心苦闷,双溪又太遥远,"载不动"是一种借口。

(3)下列诗句与本词描写的花形态相近的一项是   

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D.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诗歌抒情方式 诗歌炼字炼句 诗歌思想情感 诗歌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送何遁山人归蜀[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
三、四联作者借助想像之景抒发了什么情感?

阅读诗歌。(5分)
湖州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①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②四百州:指南宋统治下的府、州、郡一级行政单位。南宋时的半壁江山,约为一半,作者故称为“四百州”。
“望”在诗中有什么作用?(2分)
这首诗如何体现“一切景语皆情语”,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3分)

山中杂诗
【南朝】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本诗第一句用烟岚弥漫表现山之高,第二句通过写竹林的(特点)表现山之
请从借景抒情的角度,赏析“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两句诗。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色斗空花亦休,绿园深锁更谁游。
残枝遗萼不中看,暮雨霏霏起暗愁。
【注释】①斗:陡然,突然。②萼:花萼,花的组成部分之一。
此诗为宋代梅尧臣所作,根据你对此诗的理解,最适合这首诗的题目是()

A.早春 B.探春 C.赞春 D.惜春

诗人“起暗愁”的原因,下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春色突然就消失,花落,使人愁; B.残花败枝不可赏,凄凉,使人愁;
C.园林深锁无人游,冷清,使人愁; D.傍晚时分始思乡,浓烈,使人愁。

夏夜宿表兄话旧
窦叔向①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注】①窦叔向,唐代诗人,以五言见长,在唐代宗时为宰相常衮赏识,仕途顺利平稳。而当德宗即位,常衮罢相,他也随之贬官溧水令,全家移居江南。  ②句的意思是:亲友在黄河边,桥头下,搭起饯饮的青色幔亭,为之送别。
说说并分析诗中一、二句景物描写的作用。
细读全诗,思考本诗抒发了怎样复杂的情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