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葛针玉同学的一篇作文,完成下列各题。

饮料之家

“我爱我的家,弟弟、爸爸和妈妈……”这首经典的《我爱我家》就是我家的真实写照。

②老妈,我家的“女王”(A).怎么说呢,就像肯德基里的至尊汉堡,必胜客里的超級披萨一样。她一句话,全家集体服从,不管老小,她都治得了。

③老爸空有一家之主的名号,除了户口本上“户主”的称号外,似乎也没什么实权。当然了,他可是“模范丈夫”(B)哦!

④我在我家排行老三咧!唉,虽说咱家一共只有四个人,但好歹也有一个人归我管嘛!我,一家人的开心果,妈妈眼里的女悟空,爸爸心中的乖乖女,弟弟口中的好姐姐,邻居们笑谈的疯丫头(这年头,活泼不是罪)。

⑤弟弟么,和我一对照,整个一小开心果!

⑥下面,我就要隆重推出我的“饮料之家”了!

⑦老妈,“咖啡女王”,百变主妇。她是王中王,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忍得了辛苦,经得起表扬。家里大小事务她一手包办,由上而下打理得井井有条。老妈是一个集心灵手巧、干练于一身的女人。咱家一向是“有她在,没意外”。不过,说她是咖啡,就是因为,她这个人呀,能一下子让你飞上云端,甜到心眼儿里;也能让你体会从云端跌入谷底,备受煎熬、苦不堪言的滋味。

⑧老爸,“营养快线”,三好男人。老爸可是一等一的好丈夫。对老婆的命令,他是绝对服从,当然了,老妈的决策一向也是很英明的。妈妈经常抱怨,自从跟了他,没过上一天好日子,净操心。每每这时,老爸总会变着法儿哄老妈开心。正因为他们这种独特的夫妻相处之道,无论何时,我家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老爸是个一等一的好儿子。对奶奶,他是万分孝顺。每次外出回来,总少不了带给奶奶的东西,像衣服啦,补品啦。奶奶总会说他“太浪费了”(C),但爸爸从没有变过。爸爸还是个一等一的好爸爸。谁说男儿不能“心细如针”(D)?每次只要他一回来,弟弟准会一刻也不停地缠着他。自然,当天弟弟的一切琐事就都归到他的名下。此时,妈妈便游手好闲地一旁歇着去了。对我来说,爸爸是妈妈那边下暴风雨时最牢靠的避风港。即使是在快要被老妈唾沫淹死的情况之下,他也能瞬间变出一个救生圈,护送我安全抵岸。老爸就像“营养快线”一样,一口喝下去,满嘴里尽是浓郁的奶香。

⑨弟弟,清一色的“红牛”系列。调皮、捣蛋、机灵鬼,让老妈费尽了心。他身上总像有着用不完的活力,散发出一股好闻的蓬勃的朝气,和我小时候一模一样!妈妈总是这么感慨道,咱家就数他最皮了!我只要一放假,铁定没个安宁。姐姐长、姐姐短的。爸妈有时也拿他没办法。(当然,关键时刻,老妈会采取特殊手段制服他)

⑩哈哈,主人公闪亮登场!我,不用说,清新透凉的“雪碧”,让你爽到心里。其实,邻居奶奶、阿姨们都很喜欢我的哟。我是一个性格阳光、活泼开朗的女生,人缘极佳,幽默风趣。不管到哪儿,好像都能交到朋友,厉害吧?不过,在家里,我一般是被老妈指责的时间更多。这个啦,那个啦,哎呀呀,烦死啦!

⑾多滋多味的生活才更加有趣,不是吗?像我家这样又酷又炫的饮料之家,你羡慕吗?

(1)文中A、B、C、D四处的引号,必须使用的一处是  

(2)下列对文章划横线语句的修改,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⑧段的“游手好闲”改为“优哉游哉”。

B.第⑪段的“多滋多味”改为“五味杂陈”。

C.第①段改为“《我爱我家》这首经典歌曲中的‘我爱我的家,弟弟、爸爸和妈妈……’就是我家的真实写照”。

D.第⑩段的“人缘极佳,幽默趣”改为“幽默风趣,人缘极佳”。

(3)下列对文章的修改意见,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就应该扣题,而第②段到第⑤段的内容与“饮料之家”内容无关,应整合到⑦﹣⑩段相关内容中去。

B.文章内容有详略不当之处,应重点写文中称为“主人公”而且要“闪亮登场”的“我”而不是父亲。

C.第⑨段的表述思路不够清晰,应先写优点,后写“缺点”,调整有关语句的位置。

D.文章结尾应多加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更明确地点明文章的旨意,文章的立意也应进一步挖掘使之更有意义和深度。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标点符号 病句辨析与修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读书惟“勤奋”二字冯其庸
①谈起读书,我觉得无非是“勤奋”二字。勤奋是最为质朴又颠扑不破的读书之道。记得小时候读书,先生要求我们的,不仅是读文章,而且还要背下来。中国文学史上的诸多优秀篇章,小时候但凡花了功夫的,有很多至今都刻在脑子里。也许你要问:脑子里记住这么多文章有什么用? 那么我告诉你:至少它能够给你的写作带来灵感。人脑仿佛是一个宝库,多少东西都能装进去,脑子里的东西越多,下笔就越快,写文章就越丰富、越灵动、越容易碰见灵光迸现,左右逢源的情况。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正是这个道理。“破万卷”的“破”字,已经告诉了我们,读书不是点到即止,而是需要勤奋,需要下功夫。读书如果只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收益是不大的。
②我们不仅要勤于读书,还要勤于实践。求之于书,证之于实,在实践中检验知识、完善知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至理名言。我们不能因为进入了网络社会,很多知识可以方便地从网上获取,就忽略了行万里路的重要性。我的感受是,很多东西都需要进入到具体的实践调查中,才能去伪存真,才能真正领会与理解。以我自己为例,玄奘是中国历史上了不起的一个人,为了弄清楚他取经之后,到底由哪一条路回来,我10次赴新疆等地考察。当时心中有个疑问,为什么玄奘东归时要到公主堡去? 公主堡既非寺庙,也非顺路,他没理由绕远路跑去拜谒。后来在当地牧民的带领下,我们来到公主堡,当地人说,公主堡下才是真正的瓦罕古道! 我这才明白,原来玄奘从明铁盖下来时走的其实是这条道,所以必经公主堡,然后到塔什库尔干。而此前,我误将一条由部队开辟的道路认作“瓦罕古道”了——它与公主堡下的瓦罕古道还远隔着一条大河!类似的情况,我经历的不少,这也让我更坚信:实地调查,走万里路,能够让一个人的知识变得更加准确,更加可靠。
.作者关于读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分)
根据文章内容说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道理。(4分)
请从文中找出第②段的中心句。
第②段中作者讲述自己赴新疆考察的事是运用了什么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眼球追踪让你有“特异功能”
①也许你已经看到身边的科技迷有了神奇的“特异功能”:动动眼珠,屏幕就会翻页;眨一下眼,手机就能拍照;开车时犯困眼皮耷拉,马上就会响起语音提示……这可不是因为他们的眼睛被改造了,而是因为他们使用的设备搭载了一项名为“眼球追踪”的技术。
②眼球追踪技术的原理并不复杂:当人的眼睛看向不同方向时,眼部会有细微的变化,这些变化会产生可以提取的特征,计算机可以通过图像捕捉或扫描提取这些特征,从而实时追踪眼睛的变化,预测用户的状态和需求,并进行响应,达到用眼睛控制设备的目的。
③现阶段所采用的主要设备包括红外设备和图像采集设备。在精度方面,红外线投射方式有比较大的优势,大概能在30英寸的屏幕上精确到1厘米以内,辅以眨眼识别、注视识别等技术,已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鼠标、触摸板,进行一些有限的操作。此外,其他图像采集设备,如电脑或手机上的摄像头,在软件的支持下也可以实现眼球跟踪,但是在准确性、速度和稳定性上各有差异。
④在日常生活中,眼球追踪技术最热门的载体是手机。比如,三星上一代旗舰机GalaxyS3就可以通过检测用户眼睛状态来控制锁屏时间,只要检测到用户正盯着手机屏幕,即使用户没有进行任何操作,屏幕也不会关闭。而GalaxyS4的发布,则将这一功能进一步延伸:可通过眼球来控制页面上下滚动。
⑤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旧的设备也能实现眼球追踪呢?一家瑞典公司Tobii今年计划推出一款产品,让旧电脑也能接入这项新技术。这款设备名叫Rex,是一个电脑外设设备,只要把它放置在屏幕顶部,再通过USB接口接入,用户就能利用视线来控制电脑完成部分操作,比如操控IE页面滚动、使用Windows8地图应用等。
⑥除了电脑和手机,汽车也很有可能是你最早接触到眼球追踪技术的 地方。通用和丰田都已经在这方面有了不小的投入。它能实时模拟驾驶员的视野,提醒驾驶员视线盲区可能存在的危险;当驾驶员眼皮下垂(犯困)或眨眼次数减少(走神)等,它还会发出声音提醒。澳大利亚一家名叫Seeing Machines的公司,最近也开发了类似产品,只要司机闭眼超过1.6秒,警钟就会响起,座位还会震动。
⑦眼球追踪技术的发展目前还存在不少困难。比如,让机器对人类眼睛动作的真实意图进行有效识别,以判断它是无意识运动还是有意识变化,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这项技术在短期内难以成为人类和机器互动的主要方式,但是它对于鼠标、键盘以及触摸等比较成熟的人机交互是一个很好的补充,而且在医疗健康、在线教育、心理研究乃至刑事侦查领域等,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作者是围绕哪几个方面对其进行说明的?
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画线句子加点词语“可能”是如何体现说明语言特点的?(3分

①刚刚过去的世界读书日,一如往年,又引发一番愧疚、反思乃至片刻的警醒,也难免有人援引数据,说明国人阅读率与西人之差距悬殊云云。然此日一过,依然故我。
②常听人说的借口是“忙”。古人也很忙,但人家琢磨出个“三上”——马上、枕上、厕上。尽管有好事者论证,此“三上”都不健康,但至少说明,读书在古人那里,已是一种习惯。如果说“老黄历”不堪一翻,再看看国外。有常出国者慨叹,在某国上班早高峰的地铁里,为生计奔波的青年人手一本书,把整个世界读得一片安静。其实,“忙”很多时候会变成“盲”与“茫”,刚刚关上电脑,顺手拿起手机,刷了一会微博,忽然想起一直追的电视剧更新了,还有一档综艺节目没看,反正这个时代不缺少娱乐元素,足可以把时间填得满满当当。
③也有理由是“读书无用”。时代飞速向前,要想不被抛下,必须全力奔跑,无形压力让“成功”焦虑蔓延开来,成名要趁早、赚钱要趁早,“30岁还不成功,你就没希望了”,“40岁不赚够4000万,就不要来见我了”等各类说法可为佐证。“颜如玉”和“黄金屋”只是一种传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却未必是我成功的阶梯。此类拿功利主义套读书的做法,让人们变得短视,要么干脆不读书,读也要读“有用”的书,于是图书市场“虚火”,各类成功学、营销学、厚黑学、养生学书籍层出不穷,人们捧读各类“圣经” “宝典” “红宝书”,在知识中寻找改变命运的路径。
用娱乐把时间填满,结果可能还是空虚;靠读几本书便要成功起来,也许只是缘木求鱼。两种理由,一言以蔽之,浮躁。我们常说时代浮躁,但于个人,浮躁却是万万要不得的。“心浮则气必躁,气躁则神难凝”,或可再加上一句,神不凝则万事难成。
⑤浮对之以沉,躁对之以静,真正的阅读,正可用来获得一种沉静的心态。古人把读书比作磨剑,“十年磨一剑”,磨的应该就包括心性。苏东坡的读书方法叫“八面受敌”法,概其要,就是把书本当“敌人”,每次只集中精力,“消灭”一面之敌,反复研读,自可威风八面——智慧如苏子,读书亦只能用慢功夫和“笨方法”。
⑥总之,读书可戒躁。是的,一本书就是一扇开启心灵的大门……
(原载《人民日报》,有删改)
作者在文中针对借口而不读书的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是:
请具体分析选文第④语段加横线的两个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概括选文第②语段中除“古人‘三上’读书”以外的两个事实论据(每个论据的概括不超过10个字)
⑤段划横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忙”很多时候会变成“盲”与“茫”,这句话是说平时太忙了,会导致无知。
B.功利主义者读的都是有用的书。如“宝典” “红宝书”等。
C.“缘木求鱼”在文中是指读书的方向或办法不对,因而不可能成功。
D.“一本书就是一扇开启心灵的大门”是号召大家都来读一本书,读透读懂就能启开人的心智。

现代文阅读
父亲的鞋子 李汉荣
那年,记得是深秋,父亲搭车进城来看我们,带来了田里新收的大米和一袋面条。“没上农药化肥,专门留了二分地给自己种的,只用农家肥,无污染,保证绿色环保有机,让孙女吃些,好长身体。”父亲放下粮袋,笑着说。我掂量了一下,大米有五十多斤,面条有三十多斤。鼓鼓囊囊两大麻袋,不知他老人家一路怎么颠簸过来的。老家到这个城市有近一百里路,父亲也是快八十岁的老人了。看着父亲一头的白发和驼下去的脊背,我没有说什么,心里一阵阵温热和酸楚。
父亲看着我们刚刚入住的新房,墙壁雪白,地板光洁,说,这辈子当你的爹,我不及格,没有为你们垫个家底,你们家里,连一块砖我都没有为你们添过,也没有操一点心,也没帮过一分钱,我真的不好意思。只要你们安然、安分,我就心宽了。我不住地说,爹你老人家还说这话,我们长这么大就是你的恩情,你身体不错好好活着就是我们的福分,别的,你就别多想了。
父亲忽然记起了什么,说,嘿,你看,人老了忘性大,鞋子里有东西老是硌脚。昨天黄昏在后山坡地里搬苞谷,又到林子里为你受凉的老娘扯了一把柴胡和麦冬,树叶啦,沙土啦,鞋子都快给灌满了,当时没抖干净,衣服上头发上粘了些野絮草籽,也没来得及理个发,换身像样的衣服,就这么急慌慌来了。走,孙女儿,带我下楼抖抖鞋子,帮我拍拍衣服上的尘土。我说,就在屋里抖一下,怕啥,何必下楼。父亲执意下楼,说新屋子要爱惜,不要弄脏了。
楼下靠墙的地方,有一小片长方形空地,还没有被水泥封死。父亲就在空地边,坐在我从楼上拿下来的小凳子上,脱了鞋子仔细抖,又低下身子让孙女儿拍了衣服,清理了头发。上楼来,我帮父亲用梳子梳了头发,这是我唯一的一次为他梳头。我看清了这满头的白发,真有点触目惊心,但我又怎能看清,白发后面积压了多少岁月的风霜?
第二年春天,楼下那片空地上,长出了院子里往年没有见过的东西,车前子、野茅草、蓑草、野薄荷、柴胡、灯芯草、野蕨秧、野刺玫,在楼房转角的西侧,还长出一苗野百合。 大家都感到惊奇,有个上中学的孩子开玩笑说,这不就是一个百草园吗?
大家都说,新鲜,真新鲜。也有人说这个院子向阳,有空地就不愁不长苗苗草草。议论一阵也就不再管这事了。
只有我明白这些花草的来历。它们来自父亲,来自父亲的头发、衣服和鞋子,来自父亲的山野。
是的,父亲也许没有带给我们什么财富、权力和任何世俗的尊荣。清贫的父亲唯一拥有的就是他的清贫。清贫,这是父亲的命运,也是他的美德。
但是,比起他的没有留下什么,父亲更没有带走什么,连一片草叶、一片云絮都没有带走。
他没有带走的一切,就是他留下的。
连我对他的感念和心疼,他也没有带走,全都留在了我的心里。这么说来,我的所谓的感念和心疼,说到底还是我从父亲那里收获的一份感情,直到他不在了,我仍然在他那里持续收获着这种感情。而他依然一无所有地在另一个世界孤独远行。
是的,他没有带走的一切,就是他留下的。我看着大地上的一切,全是一代代清贫的父亲们留给我们的啊。
何况,我的父亲,曾经,他把他的山野、他的草木、他的气息都留给我们。
他清贫的生命,又是那般丰盛和富有,超过一切帝王和富翁。在他的衣服上拍一下,鞋子里抖一下,就抖出一片春天
那么,我们这些自以为是地活着的人们,又能给世界留下什么呢?我们敢于践踏一切的鞋子里,除了欲望的钉子和冷酷的铁掌,还有别的可以发芽开花的种子吗?
父亲越去越远,越去越远,他留下的草木,永世芳香。
这篇散文以“父亲的鞋子”为题,用意何在?
通读全文,简析父亲的形象特征。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好在哪里?请赏析。
本文用了不少的笔墨对父亲的形象进行了正面的刻画,同时,也有侧面的表现。请分析其中两处是怎样对父亲进行侧面刻画的?
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说父亲“没有留下什么”,是指父亲的清贫,父亲辛勤劳碌一辈子,却没有留下什么钱财;说父亲“他没有带走的一切,就是他留下的”是指他栽种的花草。
B“父亲越去越远,越去越远,他留下的草木,永世芳香”这里借草木比我们这些晚辈,呼应前文关于春天院子里长出花草的描写和议论。
C.写“我们这些自以为是地活着的人们”的目的是以“我们”的冷漠、功利反衬父亲的热情、朴实,批判当代人冷漠、功利的生活态度,使文章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
D.本文采用象征手法,父亲没有什么财富、权力和尊荣,因此文章用“草木”象征父亲。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我们是否一定需要目标和榜样
①大部分人一生中都会有目标。有时,目标由我们自己设定,有时由别人设定,如父母、祖父母或老师。有目标当然是好事,这使我们始终保持航向,每迈出一步都为下一步带来鼓励。可除此之外,你还得意识到点别的。
②当你设定了某个目标时,要注意留给它一个发展的空间。因为年轻的你可能会不断改变想法。你的环境也在不停变化,那些在今天看来很不错的专业可能以后就不那么吃香了。需求量大、薪酬优厚的职业吸引着大量毕业生,可到下一年的人才招聘会上,这些职业的人才可能已供过于求了。因此设定目标时,最好不要随大流,而是选你最渴望做的事。
③我们经常因为受到那些成功人士故事的激发而设定目标,无论在IT、医学、银行、政界或艺术领域,我们都不难找到自己心中的“明星”,以他们为榜样。但成功的人生真能复制吗?
④一台机器可被拆分,复制每个零件后,再组装在一起。但人的生活方式却不能如此,即使那些成功人士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很多,我们依然不能、也不该复制别人的脚步
⑤著名体育用品公司耐克公司的创始人菲尔·奈特,最初的生意是以车后备箱为柜台来出售跑鞋,小开始却得到了大收获。这看上去不难复制,但如果你不具备菲尔·奈特之所以能成为菲尔·奈特所必需的那些要素——对体育的巨大热情以及用装备全力支持运动员的奉献精神,你就很难成功。
⑥若干年前,我们访问了耐克的华盛顿总部。当我和奈特及其核心管理团队共进午餐时,我意识到,他们的心是在为运动而跳。奈特是个认真的奔跑者,他的妻子在奔跑,他的管理团队也在奔跑,所有的谈话都围绕着奔跑与运动。这就是他们的动力:对运动的热爱与激情。可并非每个人都如此。
⑦再让我们看看另一模式。鲁本·马特斯和妻子罗丝的创业方式与菲尔·奈特有几分相似。从波兰移民美国后,他们先在一辆马车上出售自家制造的冰激凌,大部分是卖给学生的。鲁本负责开发不同口味,妻子负责销售。与那些使用非天然配料制作简单冰激凌的竞争对手不同,他们使用的是奶油和天然香料。为了与众不同,鲁本给他的冰激凌起了个欧洲名字——哈根达斯,虽然对美国人来说,这名字不易发音。20年后,哈根达斯的年销量达到7000万美元,今天,它成为一个全球性品牌。
⑧这些成功故事带给我们的,其实不在于他们做了什么,而在于他们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才是关键词,而答案来自你自己。
⑨所以在设定目标前,先问问自己:为什么我要做这个?也许你现在并不喜欢自己所在的学校,但这并不影响你“为什么”学习。学习是为了你自己的利益,而非为了别人。学会如何去学习,非常重要。如今的世界瞬息万变,要计划一个毕生从事的职业,几乎不可能。因此,你不可能完全跟从一个在昨日世界中奏效、由别人因为他的那个“为什么”而创造的模式。
⑩百合花永远不会成为玫瑰,紫罗兰也永远不会是菊花。我们各不相同,有着各自的潜力。我们仰视的这些榜样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他们都最大地发挥了自己的潜能。不管他们做什么,他们都知道自己为什么做。我家附近的肉店老板因为信奉“顾客应享用最高质量的健康肉类”而把采购目标设定为“从小农庄直接购买母牛、小羊和鸡”,他的目标与他的信念相连,菲尔·奈特们也如此。
11所以,有一个清楚明白的“为什么做”,才是你迈向成功的真正动力,它会像对你的榜样们起作用那样,也对你起作用。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论点。
作者为什么认为“不能、也不该复制别人的脚步”?
请说出本文运用的一种论证方法,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
请概括第③一⑧段的论证过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