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代戏曲作家马致远,他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元人周德清誉为“秋思之祖”
B.古时女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截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C.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初中阶段学过他的作品有《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我的叔叔于勒》
D.郑愁予的《雨说》采用拟人手法,让“雨”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喃喃细语,使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
下面各项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憔悴(cuì)匿笑(lì)嫩芽(nèn)小心翼翼(yì) |
B.感慨(gài)屏息(bǐng)铭记(míng)不求甚解(shèn) |
C.嘹亮(liáo)着落(zhuó)枯涸(hé)花团锦簇(cù) |
D.迸溅(bèn)嶙峋(lín)倏忽(shū)数学相长(zhǎng) |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儒林外史》是我国明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科举制度下形形色色士人的丑恶嘴脸和封建末世衰颓的世风。 | |
B.《傅雷家书》中,除了生活琐事之外,傅雷谈论更多的是艺术与人生,目的是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 |
C.培根随笔善用比喻,其中很多比喻都成为格言警句。例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知识就是力量”。 | D.林冲在高俅的陷害下,先后误入白虎堂,身陷野猪林,但他一直委曲求全。最后因为陆谦火烧草料场,林冲才被逼上梁山。 |
对下列公益广告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说好普通话,走遍神州都不怕。(“推广普通话”公益广告) 理解: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学好普通话的益处。 |
B.别踩我,我怕疼。(“爱护草坪”公益广告) 理解: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小草的娇嫩柔弱、惹人喜爱。 |
C.为何血浓于水?因为爱在其中。(“无偿献血”公益广告) 理解: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引发思考,强调献血这一善举的意义。 |
D.欲望就像气球,极度膨胀的结局只有一个——自我毁灭。(“反腐倡廉”公益广告) |
理解: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警示人们如不廉洁自律,就会自取灭亡。
章取义造出来的。
将下列句子连接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要研究江南的文化历史,就不能不读一读江南的古镇:假若把整个江南比作一部委婉柔丽、行云流水般的乐章,那么古镇就是一个个非常精彩的乐段。。
①古街虽窄小,却并不失于平直简约
②把整个一座古镇宕得一波三折,有了音乐的节律
③有一排房屋干脆就是半间建在河面上的吊脚楼,足可见其对水的依逐
④古镇的街道一律临河铺筑,两排挤挤挨挨的房屋把天空夹出细长的一条
⑤一条条幽深的小巷细弄,一头勾连着大街,一头曲曲折折地延伸过去
⑤②①④② B.④①③②⑤ C.⑤①③②④ D.④③①⑤②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在“一个人能”后面加“否”) |
B.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的思考,而且让人怀念童年时的美味。(将“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互换位置) |
C.费洛伊德认为梦的材料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身体;二是白天经历的事情;三是儿童时期的经历。(在“身体”后面加“的状态”) |
D.喜欢游泳的人大多有这种体验:不管天气很热,可是刚从水里出来时会感到有点凉,有时甚至还会打一下寒战。(把“不管”改成“尽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