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班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甲同学在烧杯中加入约15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此时溶液呈  

 色。接着用滴管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再用玻璃棒搅拌,发现溶液变为无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甲、乙、丙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一:只有NaCl

猜想二:   

猜想三:有NaCl和NaOH

上猜想中,直接可以排除的是   ,理由   

【实验探究】

为了验证另外两种猜想,甲、乙、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方案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AgNO 3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一成立

乙同学方案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

中,向试管中加入   

有气泡产生

猜想二成立

丙同学方案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生锈的铁钉

  

猜想二成立

丙同学认为甲同学方案不合理,你认为理由是   

【反思交流】

实验结束后,废液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倒入下水道   B.倒入废液缸 C.带出实验室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4分)盛放烧碱固体的试剂瓶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已经变质。请你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烧碱变质的程度(试剂和仪器自选)

(9分)实验室有一瓶保存不当的试剂(如下图所示),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和“10%”字样。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试剂。小华等几位同学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溶质是什么?
【交流研讨】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填字母序号)。
A.酸B.碱C.盐
【查阅资料】①初中化学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
②Na2CO3、NaHCO3溶液都呈碱性。NaCl溶液呈中性。
③室温下(20℃)时,4种物质的溶解度的数据如下。

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溶解度/g
36
109
215
9.6

【得出结论】小华根据试剂瓶上标注和上表溶解度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猜想与实验】①可能是溶液;
②可能是NaOH溶液;
③可能是NaCl溶液。
(1)小亮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干燥的pH试纸上,测得pH=11,他判断该溶液不可能是
(2)小强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步骤一:取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
产生大量的气泡
猜想①正确。
步骤二:把产生的气体,通入

【质疑】小华则不同意小强的观点,认为溶液中有Na2CO3还可能有NaOH。请你帮助他完成以下探究方案:

探究步骤
预计现象
结论
步骤一:取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溶液并过滤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既含Na2CO3,又含有NaOH
步骤二:向上述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变

某化学兴趣小组展示了他们设计的“火龙生字”创新实验,用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先在白纸上书写“火”字,晾干后白纸上出现硝酸钾晶体如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触硝酸钾晶体,立即有火花出现,并缓慢地沿着字的笔迹蔓延,最后呈现出“火”字的黑色痕迹(见下图)。现场的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后进行了如下研究:

【提出问题】为什么附有硝酸钾的白纸更容易燃烧?
【查阅资料】硝酸钾不可燃烧,但受热易分解,生成亚硝酸钾(KNO2)和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
【猜想与假设】对于产生的是什么气体,四位同学有如下猜测:
甲:二氧化氮; 乙:氮气; 丙:氧气;丁:氢气;
丙同学首先排除了二氧化氮,理由是;同学认为也不可能是氢气,他的理由是
【进行实验】四位同学设计了实验对丙同学的猜想进行了验证,他们的操作方法是:,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丙同学的猜想正确,硝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解释与结论】白纸上写过字的地方更容易燃烧的原因是
【反思与评价】为什么要用“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书写文字?
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

你对上述问题的解释是

在购买和使用化肥时,要了解化肥的性质,以便合理施用。为了给爸爸做技术指导,小红
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对碳酸钾(K2CO3)、硫酸铵[(NH4)2SO4]两种化肥的相关性质做了以下
探究。
【实验探究】

探 究 过 程
实 验 现 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K2CO3
(NH4)2SO4
(1)配制碳酸钾、硫酸铵溶液。分别取碳酸钾和硫酸铵固体,加足量水搅拌。
得到澄清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
得到澄清溶液,温度明显降低
都易溶于水,硫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
(2)猜想与假设。
碳酸钾、硫酸铵溶液的酸碱性都可能有种情况。
分别取少量两种溶液于两只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变蓝

变红
说明碳酸钾溶液显碱性;
说明硫酸铵溶液显
性。
(3)与盐酸反应。
分别取少量两种溶液于两只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碳酸钾能与酸反应。
(4)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分别取少量两种溶液于两只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微热。
无明显现象
有气泡产生且有刺激性气味
硫酸铵能与碱反应。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与应用】碳酸钾与硫酸铵(填“能”或“不能”)混用,说明原因

某实验小组取用生石灰时,发现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于是小组中的几位同学对其中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猜想】小丹认为含有CaO、Ca(OH)2、CaCO3
小凯认为含有CaO、Ca(OH)2
小欣认为含有Ca(OH)2、CaCO3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步骤一
取试样于试管中加水振荡
液体浑浊,用手摸试管外壁,感觉不发热
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二
向步骤一的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内有气泡生成
一定含有CaCO3

【得出结论】(1)通过以上探究可知_________同学的猜想正确,
请写出使CaO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注意:若答对第(2)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拓展】(2)如果生石灰已全部变质为碳酸钙,请你设计实验加以证明(写出必要的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