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阅读
卫南之战
泽①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②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而东,敌益生兵③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今一战而出其不意,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乃暮徙其军,金入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
(选自《宋史》)
【注释】①泽:宗泽,南宋将领。②云:报告。③生兵:新兵。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今日进退等死
②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
(2)用“/”线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宗泽在卫南之战中取胜的原因。
西 溪
张岱
粟山高六十二丈,周回十八里二百步。山下有石人岭,峭拔凝立,形如人状,双髻耸然。过岭为西溪,居民数百家,聚为村市。相传宋南渡时,高宗初至武林,以其地丰厚,欲都之。后得凤凰山,乃云:“西溪且留下。”后人遂以名。
地甚幽僻,多古梅,梅格短小,屈曲槎桠,大似黄山松。好事者至其地,买得极小者,列之盆池,以作小景。其地有秋雪庵,一片芦花,明月映之,白如积雪,大是奇景。余谓西湖真江南锦绣之地,入其中者,目厌绮丽,耳厌笙歌,欲寻深溪盘谷,可以避世如桃源、菊水者,当以西溪为最。
余友江道暗有精舍在西溪,招余同隐。余以鹿鹿风尘,未能赴之,至今犹有遗恨。下列句中的“以”与“以其地丰厚”中的“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列之盆池,以作小景 |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C.余以鹿鹿风尘,未能赴之 | D.跪而拾之以归 |
下列对文段的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西溪的名称最初是宋高宗命名的,后来人们都这样称呼。 |
B.西溪有很多的古梅,这些古梅大的好像是黄山的松树。 |
C.西溪有一处地方叫秋雪庵,长满芦花,到了晚上,在明月的照映下就像积雪。 |
D.张岱认为西溪是避世的好地方,但他忙于世俗琐事,而没去那里避世。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欲都之都:__________②后人遂以名遂:
③过岭为西溪为:_________④招余同隐隐: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好事者至其地,买得极小者,列之盆池,以作小景。
(2)当以西溪为最。
原谷①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②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③,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④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①原谷:人名。②谏:好言相劝。③舆:手推的小车 ④凶:不吉利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欲捐之() ②是负义也() ③父不从() ④乃载祖归养()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的意思。
汝何以收此凶具?原谷“收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本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或蓄马,庞且峻,雄而有力,鬣①长蔽目不见物。尝游牧山中,群兽莫敢角。遇虎辄斗,斗辄终日,无胜败而退。见者告其主人,而誉其马之勇。主人曰:“壮哉马乎!然马不胜虎者,鬣蔽目也。去其鬣,马必胜矣。”遂翦而去之。明日,尾其马之所之。果遇虎。马见虎,颠而踬②,未及三接,而马为虎所毙。主人惋惜而去。道思其故而不得,归而告其父老。父老曰:“而亦知夫天下事,成于勇,败于怯乎?始之所以敢于斗者,以目蔽,不知其为虎,故其气猛,猛故不惧。既而知其为虎,则神怯矣。怯故馁,馁故败。天下事,成于勇,而败于怯,比比然也,独马也哉!”
[注释]①鬣liè:马颈上的长毛。②颠而踬zhì:跌跌撞撞的样子。下列各句中的“以”和“以目蔽”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欲辱之,何以也 | B.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 |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或蓄马或:(2)尝游牧山中尝:
(3)而誉其马之勇誉:(4)道思其故而不得故: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1)明日,尾其马之所之。
(2)未及三接,而马为虎所毙。思考:文中的马为什么敢和老虎斗上一整天,还能够不分胜负?
翻译下列句子。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阅读两则与“赏荷”有关的文言文。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鲜有闻:②不蔓不枝: ③李太白诗云:④湖天一色: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
B.实为花中仙子也荷花为雨所洗 |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大雨倾盆而至 |
D.余忆年少时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翻译句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甲乙两文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请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