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一致的是( )
序号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久置空气中的NaOH固体滴加盐酸 |
产生气泡 |
NaOH已部分变质 |
B |
向某无色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
溶液变蓝 |
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
C |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满某气体的集气瓶中 |
木条熄灭 |
该气体是CO2 |
D |
向碘化钾、稀硫酸和淀粉的混合液中加入某食用盐 |
溶液变蓝 |
该食用盐为加碘食盐 |
A.AB.BC.CD.D
如图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该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
B.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 |
C.镁属于非金属元素 |
D.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得到2个电子 |
被蚂蚁、蚊虫叮咬后人会感觉痛痒,这是由于昆虫分泌出的酸性物质有刺激作用,该酸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甲酸(CH2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蚁酸是氧化物 |
B.蚁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
C.蚁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
D.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
C.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隔 |
D.离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
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 |
C.煤、石油、天然气燃烧都放出大量的热,都是重要的燃料 |
D.只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 |
![]() |
![]() |
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D.称量一定质量氯化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