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A中,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常用装置A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证明二氧化碳已经集满的方法是
(3)如图B所示,将二氧化碳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
(4)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药品是 。用装置C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中细沙的作用是 。
下表列出了我国农村学生营养餐计划食谱中某牛奶的营养成分,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信息如图所示。
(1)氮、氧、钠三种元素中,写出其中一种非金属元素的符号 。
(2)钠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钙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4)青少年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蛋白质,下列食物中含蛋白质最丰富的是 (填选项)。
A. |
鸡蛋、牛肉 |
B. |
玉米、土豆 |
C. |
牛油、菜子油 |
同学们观看央视《发现》《走进科学》节目后,对节目中介绍人类使用金属材料的年代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产生了兴趣,于是查阅 、 、 、 四种金属元素的信息形成下表资料。
元素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金属材料使用的大致年代 |
公元前7000年 |
公元前4000年 |
公元前2200年 |
公元1827年 |
在地壳中的含量/% |
0.007 |
0.00001 |
4.75 |
7.73 |
请回答相关问题。
(1)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炼铜的工艺,最初他们将 (填化学式)和孔雀石[主要成分是 ]混合后加热就得到了红色的金属铜。
(2) 元素的单质是在电发现之后,通过电解 才工业化生产的,则 在表中的编号是 。
(3)大家发现金属材料使用年代的先后规律一般是:金属越活泼使用年代越迟。但上表中某元素因含量过低而出现了例外。综合分析,①、②、③元素依次是 。
人体中各元素的含量如图所示,个体会存在微小差异。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甲含量最高,其元素符号为 ;含量超过0.01%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11种常量元素中非金属元素共有 种;因缺微量元素 可引起甲状腺肿大。
(2)下列有关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微量元素是因为对健康的作用微小而命名的 |
B. |
人体摄入有机营养物质和水来获取含量前四位的元素 |
C. |
铜元素为重金属元素,对人体健康毫无益处 |
D. |
人体中常量元素的总质量约占人体总质量的99.95% |
火箭燃料肼能与 反应,反应图示如图(未配平)。请回答相关问题。
(1)氮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肼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值为 。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意配平)
根据下表信息填空。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g |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246 |
(1)40℃时,向盛有30g 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80℃时,分别用100g水配成 和 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20℃时,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