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固体放置于空气中: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
B.高锰酸钾放入汽油中:很快溶解形成紫色溶液
C.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D.涤纶和羊毛燃烧:都可闻到一股烧毛发的焦糊味
小华同学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并用图像分别记录了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
B.向氯化钡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
C.将等质量的镁、铁、锌,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镁、锌一定过量,铁可能反应完 |
D.将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充分加热 |
把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到适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H2SO4、BaCl2、KNO3 | B.HNO3、KOH、KCl |
C.MgCl2、Ba(OH)2、CaCO3 | D.NaOH、CuSO4、NaNO3 |
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A的饱和溶液65 g中含有溶剂50 g ;
B、t2℃时, 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在t2℃,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
只用一种试剂来鉴别KOH、Ba(OH)2、稀硫酸三种溶液,这种试剂可选用()。
A、碳酸钾溶液 B、氯化钠溶液 B、紫色石蕊试液 D、无色酚酞试液
根据下列结构示意图判断,属于原子且容易失去电子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