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对下表中的溶解度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温度/℃ |
0 |
20 |
40 |
60 |
KCl的溶解度/g |
27.6 |
34.0 |
40.0 |
45.5 |
KNO3的溶解度/g |
13.3 |
31.6 |
63.9 |
110 |
Ca(OH)2的溶解度/g |
0.18 |
0.16 |
0.14 |
0.11 |
A.硝酸钾的溶解度最大
B.降温可将不饱和的Ca(OH)2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40℃时,饱和的氯化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40%
D.当KNO3中混有少量KCl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
下列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 |
C.天平不平衡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
D.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媒体报导了部分白酒中的塑化剂含量超标。常见塑化剂DEHP属于致癌物质,其化学式为C24H38O4,下列有关塑化剂说法不正确的是()
A.塑化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
B.塑化剂属于有机物 |
C.塑化剂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4:19:32 |
D.塑化剂是由24个碳原子、3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构成的 |
下列实验中可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A.向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 B.向盐酸中滴加酚酞溶液 |
C.向氯化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 D.将铜丝放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
用“”和“
”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单质的分子,
和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 X ,微观过程如图 1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反应过程中 ![]() ![]() |
B.该反应有两种生成物 |
C.参加反应的![]() ![]() |
D.物质X中含2种元素 |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用途是利用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铜用于制作导线 | B.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 |
C.稀盐酸用于除铁锈 | D.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