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
事 实 |
解释 |
A |
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水银柱上升 |
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 |
B |
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均显碱性 |
溶液中都含有金属离子 |
C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 |
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 多1个氧原子 |
D |
酸、碱、盐溶液都能导电 |
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取用固体药品未说明用量,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
B.倾倒液体试剂时,瓶上标签应向着手心 |
C.加热试管前要将外壁擦干 |
D.用漏斗过滤液体时,液面稍高于滤纸边缘 |
下列化学式书写规范的是()
A.氧化镁:mgO | B.氯化铝:alCl3 | C.五氧化二磷:P2O5 | D.氯化钠:NaCl2 |
某化合物13 g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44 g二氧化碳和9 g水。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
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 |
C.该化合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4:9 |
D.该化合物中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1 |
下列化学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
A.He | B.NO |
C.H2 | D.Al |
某学生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套装置来制取CO2,其中靠改变装置内部气压的方式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