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制碱工业采用联合制碱法生产纯碱,其反应原理如下:

NaCl+NH 3+H 2O+CO 2═NaHCO 3↓+NH 4Cl 2NaHCO 3 Na 2CO 3+H 2O+CO 2

【资料阅读】

①通常情况下,浓氨水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易挥发出氨气。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

②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能吸收二氧化碳。

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联合制碱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关闭K 1,先打开K 2通入NH 3,调节气流速率,待其稳定后,再打开K 1通入CO 2

Ⅱ.待三颈烧瓶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关闭K 2停止通入NH 3;一段时间后,关闭K 1停止通入CO 2

Ⅲ.将三颈烧瓶内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将滤出的固体洗涤、低温干燥,得到碳酸氢钠固体。再将其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即得纯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B装置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   

(3)D装置中生石灰的作用是   

(4)C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作用除了随时添加饱和食盐水,还有   作用。有同学认为应该在长颈漏斗内放置浸有稀硫酸的棉花团,其目的是   

(5)关闭K 2停止通入NH 3,还要继续通入一段时间CO 2,其目的是   

(6)写出副产品氯化铵和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探究金属活动性的实验课上,同学们把打磨光亮的铝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在铝片表面看到有红色固体析出的同时,还看到有少量的气泡冒出,写出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该气体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O 2 猜想二:H 2 猜想三:CO 2 猜想四:SO 2

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猜想三不成立,理由是   

【实验验证】

1有同学闻了一下该气体,发现无气味,证明猜想四也不成立,理由是   

2将产生的气体经验纯后,用导管导入到点燃的酒精灯火焰上,气体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实验结论】   

【反思与交流】CuSO 4溶液可能显   性(填"酸"或"碱"或"中").

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完成“利用氯化钡溶液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的实验后,对废液缸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并将①~⑤处等答案填入答题卡相应位置.

【提出问题】①  

【作出猜想】I.溶质仅为氯化钠; II.溶质为氯化钡和氯化钠;III.②  

【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③  溶液.(填化学式,限填一种)

无明显现象

猜想I正确

  

猜想II正确

有气泡产生

猜想III正确

【交流反思】学习小组经过讨论认为,含有可溶性钡盐的废液可以用碳酸钠溶液进行无害化处理.请写出硝酸钡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⑤  

O2、H2、CO2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应选用  (用字母A~F填空)装置,其中的玻璃仪器(连接装置除外)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O2时,加入的固体起  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用C装置干燥H2时加入的试剂是  (填名称),收集H2选用的装置是  ,其原因是  

铝是重要的轻金属,广泛应用于航空、电讯和建筑领域。铝亦有其特殊的性质,试根据以下信息填空或简答。

(1)按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铝比锌  。但是将铝片和锌粒分别投入稀硫酸中,铝片表面产生的气泡却比锌粒少而慢。为了探究铝与酸反应的规律,小强用相同质量、相同形状的光亮铝片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现象

铝表面产生气泡很小且慢

铝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铝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铝表面产生大量气泡且快

(2)比较实验三、实验四说明铝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与  有关。

(3)比较实验一、实验二说明铝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可能与    粒子和温度、金属与酸的接触面积等多种因素有关。

(4)写出实验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小芳将长条状铝片的一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片刻,轻轻摇动铝条,受热一段会左右摇晃,却不像蜡烛那样滴落。为探究其原因,小芳查阅资料得知:铝的熔、沸点分别是660℃、2460℃;氧化铝的熔、沸点分别为2054℃、2980℃。

试解释上述实验现象: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选用的收集装置是E或  (填字母序号,下同)。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  ,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4)某同学用较浓的盐酸制取氢气,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氢气,则装制连接顺序序号为  

(5)实验室制取2g氢气,理论上应取锌的质量是  g。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