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春色正中分

刘汉杰

①二十四节气是古人订立用以指导农业生产的农事历法,早见于汉代刘安的《淮南子》.所谓节气,即时节和气候。古人在观天识象的基础上,对每个季节进行了精细的划分:“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一岁有二十四节气。”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这一天阳光直射地球赤道,恰逢春季之半,致名“春分”;又因是昼夜时长相等之日,古人也称其为“日中”“日夜分”。

②按古人“候应”之说,每候都有一个物候现象与之对应。春分有三候:初候玄鸟至,玄鸟就是燕子,燕子属于季节性候鸟,生活于北方的古人认为它“春分而来,秋分而去”;二候雷乃发生,春天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增大,天空开始打雷;三候始电,雨多了,闪电也开始出现。此时,甘霖滋润,万物勃发,人们可以欣赏到“花重锦官城”的美景了。

③春分是农事播种的季节,与乍暖还寒的惊蛰节气不同,春分时节的气温回升较快,因此民间有“冷惊蛰,暖春分”之说。天气变暖,意味着农忙季节的开始,农谚讲“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东汉崔寔在《四民月令》中讲,仲春二月,可以把树枝埋在土里,令其生长;可以种地黄,采桃花、茜草、土瓜根等。各地气候条件不一,播种的农作物也不一样。

④春分是祭祀的日子。春分时节有帝王祭日、百姓祭祖、春社祭神等祭祀活动。帝王祭日是春祭的重要活动,从先秦开始,祭日已经成为帝王的独享祭祀。明清之前,帝王一年之内要有多次祭日活动;明清之时,则固定在春分这一天,地点设在京城的日坛,祭日的仪式颇为隆重。百姓祭祖也在春分举行。此俗流行于浙江、福建、广东、江西等地,尤以南方的客家人聚居区为盛。祭祖一般从春分这一天开始,一直持续到清明之前。春分前后,还有一项祭祀活动﹣﹣春社祭神。社,为土地神;春社,即祭祀土地神的节日,也称“春社日”。《荆楚岁时记》记录了南北朝时期楚地春社的情形:这一天,四邻宗亲在神庙树下搭棚屋,宰牲祭神,祈求社神赐福,祈盼五谷丰登。

⑤春分有特有的饮食习俗,春分吃“春菜”。春菜可以泛指春天里的各种应时蔬菜,但在广东开平一带,春菜特指当地的一种野苋菜。每逢春分之日,村民们就到田野里采摘春菜,把春菜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俗言“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春分这天还有吃汤圆,喝汤面的习俗。汤圆不仅人们食用,还要分享给鸟吃:把煮好的汤圆用竹叉插着,置于田边地头,名曰“帖雀子嘴”。据说,这样能粘住麻雀等鸟的嘴,以防它们来啄食稻谷,以保年景丰收。春分酿春酒的习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在浙江于潜,民众春分造酒存于瓮,过三伏天糟粕自化,色赤味醇,谓之“春分酒”,预示着甜美生活长长久久。

⑥春分还有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俗话说:“春分到,蛋儿俏。”据说春分这天最容易把蛋立起来。人们选择一个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这种玩法简单的民间游戏叫“春分竖蛋”,深受百姓喜爱。在我国南方地区,春分日妇女多出游,称“踏青”;儿童则竞放纸鸢为戏,谚云“杨柳青,故风筝”。

⑦“促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裴回月,晴天断续云。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诗人徐铉的《春分日》,道出了春分时节春色的美妙,万物的变化。  

(选自《百科知识》,有改动)

(1)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选文②~⑥段依次从候应现象、  、祭祀活动、    五个方面介绍了春分的相关知识。

(2)选文第④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恰逢春季之半,白天和夜晚的时间一样长。

B.选文中介绍的春分习俗,大多蕴含着祈福的美好愿望。

C.人们之所以喜欢在春分玩竖蛋的游戏,就是因为这天最容易把蛋立起来。

D.选文引用的谚语、俗语、诗句,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4)劳动人民在总结“候应”时关注了哪几类物象?人们总结“候应”有什么作用?请根据选文的内容和下面的材料作答。

【材料一】清明有三候:“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意思是说,初候梧桐开花,5天后田鼠变成鹌鹑之类的小鸟,再过5天,天空出现彩虹。

(选自《百科知识》)

【材料二】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选自《大自然的语言》)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说明方法 说明对象 概括说明内容 说明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不要再“一任市长一张蓝图”
①推进发展转型,不只是短期任务,更是长远战略;非一日见效,需久久为功。转型发展再出发,尤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反复告诫,“功成不必在我”、“一张蓝图抓到底”、“切实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
②解决城市发展问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难以一任完成,需要一届接着一届干、一茬接着一茬干,才能在持续接力、连续发力中实现转型升级。
③然而,也有一些地方出现“一任市长一张蓝图”的怪象,认为追求“任期政绩”才是“算在自己头上”的政治资本,接续前任的规划岂不成了“为他人作嫁衣裳”?这种错误思想,让一些领导干部热衷另赋新篇、重起炉灶。
④想要干事、想出政绩无可厚非,上一任的举措如果不符合当前实际,也应及时纠正,但不能为了出政绩都要自己另搞一套。
⑤只有坚持“一张蓝图抓到底”,以夸父逐日的执着、水滴石穿的坚守,才能破解转型发展中的顽瘴痼疾。山西右玉县18任县委书记坚持植树造林,才让不毛之地变得满目葱茏;山东日照11 任市长一个规划,才打造出黄海之滨的黄金海岸;看看江阴,敔山湾开发尚未成型,又来“滨江花园”城市建设,如今,滨江花园地块又几成烂尾。
⑥把转型发展一抓到底,不仅要有直面矛盾问题的勇气,也要有点“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胸襟。今天,看一个地方工作得怎么样,不仅要看“显绩”和发展现状,更要注重“潜绩”和发展后劲。各级干部都应迅速调整自己,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咬定青山不放松”,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
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⑤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什么是征信
①简单来说,征信就是专业化的、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为你建立信用档案,依法采集、客观记录你的信用信息,并依法对外提供你的信用报告的一种活动。征信记录了你过去的信用行为,这些行为将直接影响您未来的经济活动。
②例如,当你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银行可以通过征信机构提供的您的信用报告,更好地了解你过去的信用状况,银行可以更方便、更快捷地作出是否与你进行交易的决定,这样就方便了您的经济活动。经济和社会越发展,征信与个人的关系就约密切。
③为什么要进行征信呢?这是因为,过去,个人的经济活动范围狭窄,交易方式简单,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来自直接了解和社区内的人际关系。这种情况现在则不同了,随着人口流动性增强,个人活动的地域范围扩大,除了与自己熟悉的人接触外,还要与许多互不相识的人打交道,如果还是依然依靠传统方式来互相了解,将会非常费时费力。
④征信,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由专业化的机构客观地记录一个人的信用信息,并依法对外提供,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经济活动交易中双方互相不了解的情况,减少了交易成本,方便了人们的经济金融活动。
⑥对大多数人而言,信守承诺是个基本的准则,所以征信的过程,还是为他个人积累信誉财富的过程,而这样一笔财富,将会为他带来更多的收获财富的机会。
从全文看,“征信”对于个人有哪些好处?
请写出选文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新闻的修改。
近日, 中山中学"2015年爱心义卖与捐款"活动在全体师生的踊跃参与和积极响应中拉开帷幕
①活动中,学生们以班级为单位,摆摊设点,出售自己不需要的文具、和玩具。②活动后,义卖和捐款活动所得的资金,都资助给了本市留守儿童以及校内家境贫困的学生。③与此同时,学校全体教师也进行了爱心捐款。
(1)新闻中画线句有语病。修改意见:
(2)第二段①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修改意见:
(3)新闻第二段中三句话顺序不当,正确的排列应为: (填序号)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储蓄罐
邵雪娟
周末晚,正在写报告的伟伟突然接到爹的电话。
“小伟,明天回来不?!”
“爹,明天啥日子?”
“没啥。你忙,你忙。”
伟伟再想问,爹那边已经挂断了电话。他急忙回拨,但电话那头始终没人接听。伟伟不禁担心起来。
伟伟边写报告边嘀咕,爹那里不知怎么啦。一旁辅导女儿做功课的妻子说,你爹叫你回去就回去吧,你也好久没回去了。
写着报告,伟伟眼前总是浮现着父亲操劳的身影。他仿佛看见爹正佝腰驼背,把一袋袋麦子扛回家……
第二天一早,伟伟再也忍不住了,匆匆赶上去老家的班车。
到家后,伟伟没见爹。这时,他才想起,此时正值农忙时节,爹或许在田间。
伟伟来到田野,在茫茫麦田里寻找着爹的身影。此时,远处的爹正在割麦,头和肩的轮廓时隐时现。
伟伟来到爹的身边,要替爹爹割麦。爹伸出满是老茧且用胶布缠着的手,抚摸了下儿子的清晰白嫩的手,又迅速缩了回来,生怕碰疼儿子。爹咧嘴笑笑,说,你回来啦?!
伟伟略带疑惑地问,爹,叫我回来,有啥事吧?
父亲忙说,没事,没事。看你忙不?
看着汗流浃背的爹,伟伟很心疼,不明白他为何还要种那么多地。这回只能说,爹,我帮帮你。爹看着伟伟体面的发型、雪白的衬衫、笔挺的西裤、锃亮的皮鞋,一个劲地说,伟伟,你回去歇歇吧,难得回来,坐车也累了。我割了这些就好。
伟伟回家换上了爹的衣服,戴上草帽,穿上了帆布跑鞋,拿起镰刀,到麦田里与父亲一起收割麦子。伟伟从来没有割过麦子,动作很僵硬。
是夜,很少沾酒的爹,特意买了酒,要伟伟陪他一起喝酒。
伟伟知道爹高兴,也就喝开了。
爹喝着酒,就那么一句话,单位里忙吧?单位里忙吧?
伟伟说,忙时有点忙,我会抽空回来看你的。
那一刻,伟伟看到爹眼角流出了浑浊的泪水。自从娘走了,伟伟发现看着爹日见苍老,佝偻的背,霜白的鬓发,蹒跚笨拙的脚步,心里挺不是滋味。
喝多了酒,爹挺兴奋,捧出一只老旧的小猪储蓄罐,把玩着。伟伟很好奇地问,爹,这是我小时候,你给我买的,你还收藏得这么好。伟伟属猪。
爹摇摇储蓄罐,储蓄罐里硬币发出清脆的响声。
爹从口袋里摸出一枚硬币,用圆珠笔在小猪储蓄罐的肚子歪歪扭扭地写上了当天日期,然后把硬币塞进储蓄罐。
储蓄罐内一声清脆的震惊了伟伟。伟伟不解问,爹,你在这是干啥?
爹戴着老花镜很兴奋地指储蓄罐肚子日期,乐滋滋地说,你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第一个月,领了工资后回来看我,给了我500元,我存了一元。你谈了女朋友后带着她来见我,我存了一元。孙女小小满月后,你们一家三口回来见我,我存了一元。……
爹得意地说,那天,我们小小长大了要出嫁了,我就把我存的钱给我们小小当嫁妆。告诉她,你爸爸小时候,就是这样一分钱一分钱积着,买书买铅笔读书的。
爹说着,伟伟的眼眶湿了,心头涌起阵阵愧疚。连声说,爹,我会常常回家来看你的,我们会让储蓄罐早点积满,再买更多的储蓄罐。
爹又咪了一口酒,竟然醉了。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5年第5期,有删改)
阅读全文,请从“伟伟”的角度概括情节和心理。(用四字词语填空)
,焦急担心,心疼不已陪爹喝酒,不是滋味知罐中秘,
文中父亲的语言具有“反复性”的特点,请结合具体语境,选择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语言:你忙,你忙。
分析:写出了父亲盼望儿子回来但又不想耽误儿子工作的矛盾心理。
B.语言:没事,没事。
分析:为儿子突然回来感到意外,但又为儿子未同自己商量而埋怨。
C.语言:单位里忙吧?单位里忙吧?
分析:关心儿子,为儿子回来而高兴,但又害怕耽误了儿子的工作。
D.语言:……我存了一元……我存了一元……我存了一元。

分析:为自己的儿子、儿媳以及孙女能回来看自己而感到快乐、自豪。
作者在塑造父亲形象时善用对比的手法,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一处并分析其作用。

你是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爹又咪了一口酒,竟然醉了”的?

请你从“储蓄罐”的角度设计一个问题,并说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问题:
理解: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微信
【聚焦时事】
2015年央视春晚与微信合作,主持人在节目中提醒观众只需用微信“摇一摇”,就能抢到红包。除夕之夜,人们围坐电视机旁,屏住呼吸,盯着手机屏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红包。春晚结束时,微信“抢红包”的次数超过了100亿次。
将微信融入羊年春晚,不仅令节目的互动形式大大丰富,还触发了新的商机。
那什么是微信呢?
【解读微信】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前几年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形式上更加丰富的类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联系。在微信中使用任何功能都不会收取费用。
微信中的好友除了来源于QQ好友和手机通讯录外,还有其它独特的交友方式。
一、查看附近的人。微信将会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找到附近同样开启这项功能的人,使用户轻松找到身边正在使用微信的人。
二、摇一摇。只要是在同一时间摇动手机的微信用户,无论你在地球哪一个角落,可以通过这个功能认识彼此。
三、漂流瓶。可以将自己想说的话装进瓶子,扔进大海,等待有缘人拾取。
除了这几个易于操作的交友方式外,微信还拥有很多辅助功能,如QQ离线助手,微
博私信助手,微信“摇一摇”抢红包等等,其功能都十分强大。对于喜欢微信的朋友来说,微信绝对是一款神器。
【调查统计】下面是关于南京大学生“微信”情况的调查数据。
表一:使用率表二:对人际关系紧密程度的影响表三:好友来源

阅读上面几则材料,选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将微信融入羊年春晚,不仅大大丰富了节目的互动形式,还触发了新的商机。
B.微信具有独特的交友方式,但南京的大学生通过独特方式交友的只占极少数。
C.南京大学生使用微信的人很多,但微信对他们人际关系紧密程度的影响极小。
D.“调查统计”中运用画图表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使说明的内容更加直观清楚。

阅读【解读微信】,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有何表达效果?
无论你在地球哪一个角落,可以通过这个功能认识彼此。

(2)为什么说“微信绝对是一款神器”?

为什么先写“聚焦时事”,再写“解读微信”,最后介绍“调查统计”?

请结合除夕的习俗,谈谈你对【聚焦时事】中“除夕之夜,人们围坐电视机旁,屏住呼吸,盯着手机屏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红包”的看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