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自近而远,同朝到暮,由望岳想象将来登岳,结构巧妙,浑然天成。

B.颔联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泰山神奇秀丽、高大巍峨的特点。

C.颈联中“生”“入”二字,具体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D.诗歌着力描写了泰山的整体形象和诗人的感受,流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2)简析诗中“凌”字的妙处。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诗歌炼字炼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诗词赏析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颔联。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在诗中空缺处填入原诗句。。
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从本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甲】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乙】 秋风引(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①,载不动许多愁。
【注释】:①形如蚱蜢的小船
这两首诗都抒写了诗人的愁,他们的愁绪有相同之处,都写了之愁。(2分
两首诗在写“愁”时都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请联系诗句分别作分析。

阅读晏殊的《采桑子》一词,完成后面问题。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注】 ①解:有“懂”“会”的意思。②离亭:古代送别之所。
“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在下阙中,“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其中一种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阅读上面的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本诗题为《东栏梨花》,首句写“梨花淡白”,侧重写梨花的,二句写“(梨)花满城”,侧重写梨花,三句写“东栏一株雪”,侧重在。虽是句句写梨花,但描写的不同,当然没有重复之嫌。
诗人借咏梨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