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各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这首诗的作者苏轼,号 居士。
(2)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潋滟”意为波涛汹涌,写出雨后水量充沛。
B.“空蒙”即朦胧,暗示作者饮酒后醉眼朦胧。
C.一、二句赞美了不同天气情况下的西湖美景。
D.三、四句写出淡妆浓抹的西施没有西湖美丽。
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完成后面问题。这首诗写出了塞外雪景什么样的特点?在诗中有何作用?
赏析名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回答下列问题。(共4分)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羌管悠悠霜满地”中的“霜满地”有什么意蕴?
阅读《蒹葭》,回答问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判断下面各句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不正确的打“×”。
(1)“白露为霜”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白露未已”句是写翌日清晨霜露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
(2)三个诗节的第六句互为补充,分别从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 ()在《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请思考: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问题(共5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比喻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示的画面,并揭示的含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首句用黑云暗喻敌军,一个“压”字,把敌军的______________ 情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最后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