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对《归园田居(其三)》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A.一、二句通过“盛”与“稀”的对比,写出诗人虽心归田园,却不善农事的情形。             

B.三、四句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的描写,流露出诗人对田间劳动的厌倦之情。

C.末尾句中“愿”的内涵是,诗人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

D.全诗语言朴素而诗意醇美,体现了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艺术特点。

科目 语文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诗歌关键词句 诗歌思想情感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境(qián) 怒(yùn) 抽(yē)  
B.泥(zhān) 火(ɡōu)腾(fèi)
C.急(zhòu) 碌(ɡū)  泥(nìnɡ) 
D.焦(zhuó) 步(zhù) 听(qǐnɡ)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确当的是()

A.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B.某旅游景点的环境脏、乱、差到如此地步,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C.夏天是黄山最美的季节,每到此时,游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
D.改革开放以来,我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这一夜,只觉泉鸣不绝于耳,不知是梦,是醒?
B.小溪怎么样了呢?一半溪水另觅路径流向一边,另一半溪水流向另一边。
C.悬崖上不见近似人的形象,为什么叫父子岩?就难懂了。
D.这种奇景,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诗人画师,想要用诗句、用彩笔描绘出来,到底谁又能描绘得出那山水的精髓?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如皋菜花节正在举行。面对满眼的黄色世界,游客无不赏心悦目
B.虽早已入春,但早晨走在田间小路上,春风吹来仍让人不寒而栗
C.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D.只要我们方法得当,那些看似不可救药的“网瘾”孩子,就能走出虚拟世界。

(一)(3分)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7.对上面这首诗理解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诗的前两句“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以烟笼月移,显示送别后夜色的深沉。
B.后两句“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以亭掩夜寒,显示人去后周围的冷寂。
C.这四句诗,分别来看,首句写的是地面景,次句写的是天空景,第三句写的是近处景,末句写的是远方景,看似各自独立的四个画面,而又相互关连,融合为一。
D.全诗通过直接抒情,抒发了诗人送别后的凄凉寂寞之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