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我国古代,人们席地而坐时把腰挺直称为“长跪”,高席站立称为“避席”,这两个举动都表示敬意。
B.自谢道韫吟咏出“未若柳絮因风起”后,“咏絮之才”就被用来赞誉女性出众的才华。
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表达了冰心对祖国深沉的爱。
D.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平凡的长相,后半部分则透过他的眼睛,展示出他灵魂的深邃、伟大。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水乡小镇,一条百来步的小街,九曲连环,倒有十来座的小桥相衔。
(2)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安排。
(3)把朋友送上火车,直到火车开动了,他才地转身离去。
A.精巧适当若有所失 | B.奇巧适当若有所思 |
C.奇巧适度若有所失 | D.精巧适度若有所思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尴尬(gà)襁褓(qiǎng)隐秘张皇失措 |
B.招徕(lái)颓唐(túi) 广袤 惟妙惟肖 |
C.禁锢(gù)嗤笑(chǐ)酝酿销声匿迹 |
D.拮据(jù) 扶掖(yè) 纠纷 莫衷一是 |
下面有关选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①段总写自富阳到桐庐间山水的奇异之美。“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八个字是全文的纲,“奇”、“异”二字高度概括了山水的特点。 |
B.第②段写富春江江水之异,异在水色之美,江水之清,水流之急。其中“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从正面把江水的清澈表现得淋漓尽致。 |
C.第③段写山之奇。既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高山、泉水和草木鸟兽,又抒发了作者在如此奇景中的感受,流露出对追求名利之徒的蔑视,含蓄地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之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是全篇的主旨所在。 |
D.作者在文中描绘山水,把动与静、声与色、明与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充满旺盛生命活力的大自然图景,给我们以美的熏陶和享受。 |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上文(即《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原文题目中的“书”即书信,它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
B.文中“窥谷忘反”一句中的“反”,现在写作“返”,意为返回,这是文言文的通假字现象;句中的“窥”是看的意思,而今义是偷看,这是文言文的古今异义现象。 |
C.“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是文言句式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高山”,即“(高山)负势竞上,互相轩邈”;“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是骈句,而“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是散句。 |
D.“皆生寒树”句中的“寒”,是“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意思,这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好鸟相鸣”与“君子好逑”句中“好”意思不同,分别是“美丽的”、“喜欢”。 |
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一滴水在宇宙中不过是一个微小的点,, ;,。;当我们凝视少女那秋潭碧澈的眼睛时,似乎看到了一个奥妙无穷的宇宙。
①只有整个星空的信息被浓缩进空间的每一个点上,这才有可能 ②这就意味着整个太阳已经被“压缩”进一个水滴 ③我们的眼睛也不过几厘米大小,却能看到整个星空 ④于是当我们面对清晨绿叶上的串串露珠时,仿佛看到无数的太阳在微风中舞蹈⑤可是它却能反映出整个太阳
A.③⑤②④① | B.⑤②④③① | C.⑤②③①④ | D.③①⑤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