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按要求答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从修辞角度,赏析“月下飞天镜”一句的妙处。
(2)诗句中“怜”的意思是什么?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
柏林寺南望
「唐」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精舍:寺庙,指柏林寺。微径:指小路。霁:雨雪停止,天放晴。唐代诗中有画之作为数甚多,而这首小诗别具风味。请根据三、四两句内容,发挥想象,描绘诗人登上柏林寺南望所见之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刘方平的《月夜》,完成后面的问题。
月夜
刘方平(唐)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请解释诗句中“更深”“阑干”的意思。
“虫声新透绿窗纱”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
古诗歌阅读。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矮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古诗阅读】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诗人的感情。
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古诗阅读】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请选出下列对本诗解说有误的一项 ( )
A.这是刘禹锡的一首七言律诗。公元826年刘禹锡被罢为和州刺史,上任返回洛阳,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写了《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 送给刘禹锡,刘禹锡作此诗答谢。 |
B.这首诗写出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心境,但诗人在困苦失意中并不消沉,而是以乐观豁达的心态,泰然处之,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 |
C.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颔联引用典故写归来后的感触,虽人事全非,心里却也有欣慰之感。 |
D.颈联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
本诗颈联富有哲理,你从中领悟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