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浓盐酸和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会减小 |
B.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来测定10%的盐酸溶液的pH,结果偏小 |
C.同种元素在同种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 |
D.含氧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
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如下图,下列各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的是()
A.铜和硝酸钠溶液 | B.铁和硝酸银溶液 | C.锌和氯化镁溶液 | D.银和稀硫酸 |
下列应用化学科学对物质进行研究的基本方法或所得的结论,错误的是()
A.在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过程中,如果指针偏右,应该减砝码 |
B.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时,所用的烧杯必须是干燥的 |
C.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 |
D.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体逸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
绿原酸(C6H18O9)被誉为“第七类营养素”,它可以从栽种较广的杜仲(中药材)中提取。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分子中含有9个水分子 | B.在一定条件下,可燃烧生成CO2和H2O |
C.属于氧化物 | D.绿原酸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9个氧原子 |
分析、归纳、总结、运用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小明用“三”对初中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其中错误的是()
A.常见的化石燃料有“三种”:煤、石油、天然气 |
B.水污染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
C.一般燃烧的条件必须同时满足“三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
D.酸、碱、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时必须同时具备“三条”:生成物有水、气体和沉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