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化学小组将少量过氧化钠(Na2O2)粉末加入盛水的试管中,看到有大量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

甲同学:生成氢氧化钠

乙同学:生成碳酸钠

丙同学:生成氢气

丁同学:生成氧气

(1)大家一致认为乙同学的推测不正确,理由是  

【实验探究】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试管收集生成的气体,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点燃

无现象

(2)  

用试管收集生成的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3)  

有氧气生成

(4)  

溶液变红

溶液显碱性

【得出结论】

(5)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拓展】

(6)根据所学知识,请你预测将少量过氧化钠粉末加入硫酸铜溶液中的反应现象  

科目 化学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一是某食品标签,小颖看到食品添加剂中有"碳酸氢铵",感觉很惊讶,"碳酸氢铵"是臭粉啊,怎么可以放进食品?于是开展了以下探究,请你帮助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分析食品成分:营养物质:配料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其中富含糖类的有    

食品添加剂:主要是盐类,酸类等物质。

(2)查阅资料:①食用级碳酸氢铵比较纯净,可作膨松剂,一般用在油炸食品中,水蒸食品中不用;

②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600体积氨气,其水溶液呈弱碱性。

(3)产生疑惑:臭粉为何可以作膨松剂?为何一般适用于油炸食品而不适用于水蒸食品?

(4)实验设计:实验装置如图,图二是检验装置,图三是收集装置,取适量碳酸氢铵分别置于两试管中,按如图进行实验。

(5)现象与分析:①图二:反应过程中的现象是   ,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当B中不再有气泡冒出时,A装置试管中固体消失、   

②图三:装置E的作用是   ,F中收集到氨气,说明氨气具有   性质,取下F,塞上橡皮塞,用注射器向F中注入少量水,看到的现象是   ,拔出橡皮塞闻到氨味。

(6)解释与结论:①有臭味的碳酸氢铵添加到食品中,如果油炸,则含有的少量碳酸氢铵受热时完全分解,产生的气体使食品膨胀,且生成物可以迅速挥发而离开食品,没有残留物,其臭味会消失,碳酸氢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添加碳酸氢铵的食品如果水蒸,则   

通过上述探究小颖明白了:高纯度的碳酸氢铵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但同一食品添加剂并不适合所有食品,使用食品添加剂需严格控制用量。

某腐蚀印刷电路板的废液经处理后只含有CuCl2和FeCl2两种溶质,为了分析处理后废液的组成,取200g该废液加入40g废铁屑(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恰好完全反应,过滤经处理得到16g铜,往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经过滤、干燥、称量,最终得到114.8gAgCl固体.回答下列问题:

(1)往废液中加入废铁屑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往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求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1%).

(3)求200g废液中FeCl2的质量分数(精确到1%).

某化学小组将少量过氧化钠(Na2O2)粉末加入盛水的试管中,看到有大量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

甲同学:生成氢氧化钠

乙同学:生成碳酸钠

丙同学:生成氢气

丁同学:生成氧气

(1)大家一致认为乙同学的推测不正确,理由是  

【实验探究】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试管收集生成的气体,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点燃

无现象

(2)  

用试管收集生成的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3)  

有氧气生成

(4)  

溶液变红

溶液显碱性

【得出结论】

(5)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拓展】

(6)根据所学知识,请你预测将少量过氧化钠粉末加入硫酸铜溶液中的反应现象  

如图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t 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②P点的含义是   

③t 2℃时,将4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g.

④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 2℃降温到t 1℃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2)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C在常温下是气体且元素组成相同,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2(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物质E的化学式   

②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Ⅰ)A+B→   

(Ⅱ)G+Na 2CO 3溶液→   

③写出F的一种用途   

某化学小组从理论上初步探究“已知质量比的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中提纯硝酸钾”。

【分析提纯方法】

表一:常温下(20℃)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度S

S≥10g

1g≤S<10g

0.01g≤S<1g

S<0.01g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表二: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3和NaCl的溶解性均为  

3的溶解度曲线。

33在70℃时的溶解度约为  g。

【设计提纯步骤】

3和5gNaCl的混合物)

31

(3)降温至20℃

(4)得到晶体

【设计提纯方案】

3,该小组同学结合已有知识,从理论上初步设计了以下方案;(不考虑不同溶质对溶解度的相互影响及实验过程中水和固体的损失等影响因素)

方案一 通过化学实验进行检验,取少量(4)中得到的晶体于试管中,加水配成溶液,滴加  ,观察实验现象。

3晶体的质量约为  g(精确到0.1g)与(4)中得到晶体的质量进行比较

方案三  与95%进行比较。

方案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