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一是某食品标签,小颖看到食品添加剂中有"碳酸氢铵",感觉很惊讶,"碳酸氢铵"是臭粉啊,怎么可以放进食品?于是开展了以下探究,请你帮助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分析食品成分:营养物质:配料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其中富含糖类的有    

食品添加剂:主要是盐类,酸类等物质。

(2)查阅资料:①食用级碳酸氢铵比较纯净,可作膨松剂,一般用在油炸食品中,水蒸食品中不用;

②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600体积氨气,其水溶液呈弱碱性。

(3)产生疑惑:臭粉为何可以作膨松剂?为何一般适用于油炸食品而不适用于水蒸食品?

(4)实验设计:实验装置如图,图二是检验装置,图三是收集装置,取适量碳酸氢铵分别置于两试管中,按如图进行实验。

(5)现象与分析:①图二:反应过程中的现象是   ,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当B中不再有气泡冒出时,A装置试管中固体消失、   

②图三:装置E的作用是   ,F中收集到氨气,说明氨气具有   性质,取下F,塞上橡皮塞,用注射器向F中注入少量水,看到的现象是   ,拔出橡皮塞闻到氨味。

(6)解释与结论:①有臭味的碳酸氢铵添加到食品中,如果油炸,则含有的少量碳酸氢铵受热时完全分解,产生的气体使食品膨胀,且生成物可以迅速挥发而离开食品,没有残留物,其臭味会消失,碳酸氢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添加碳酸氢铵的食品如果水蒸,则   

通过上述探究小颖明白了:高纯度的碳酸氢铵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但同一食品添加剂并不适合所有食品,使用食品添加剂需严格控制用量。

科目 化学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5年四川省宜宾市】元素X、Y、Z、M是初中常见的四种元素。有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有关信息
X
可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单质
Y
形成的一种单质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Z
期单质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M
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1)M元素的名称是
(2)Y形成的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 ,此物质不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填化学式),该有机物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由Y、Z两种元素组成的能用于人工降雨的固体物质是
(5)由Z、M 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比1︰1组成的化合物,俗称 ,写出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15年广东省】某化肥说明书的一部分如题图。

(1)此包化肥中含氮的质量为 kg。
(2)该化肥的化学性质为:
与碱性物质混用会因放出 气而损失肥效;

(3)该化肥的物理性质为

【2015年湖南省株洲市】请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pH<5.6的降雨称为酸雨。为什么把标准定为5.6?
(2)华雪同学用锌粒与稀硫酸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制取氢气,一段时间后不再有气泡产生。在解释“不再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时,华雪同学认为可能是锌粒与稀硫酸脱离了接触,你认为还可能有什么原因?

【2015年浙江省衡州市】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原质量分数为10%)是否变质,进行了下述实验:

同学
小柯
小江
小龙
操作
各取一支相同规格的试管,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待测溶液
滴入无色酚酞
加入足量的
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
现象
变红
产生气泡
产生白色沉淀
结论
没变质
变质
变质

(1)小江加入的“?”是
(2)小江认为小柯的实验和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3)小龙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质量为1.97g。已知小龙所取的待测溶液质量为10g,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待测溶液中变质生成物的质量分数。

自然界的水都是含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生产、生活中需要的纯净水可以通过蒸馏得到。
(1)将刚刚蒸馏出来的蒸馏水盛放在敞口的干净容器里,一段时间后,蒸馏水的pH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请你分析说明引起蒸馏水pH改变的原因。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某次实验时,在一定量的蒸馏水中加入50克16%的稀硫酸进行电解,结束后测得剩余溶液的质量为100克,则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