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纳米润滑添加剂,由铝粉、铜粉、氧化铝粉末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少量该添加剂,加入足量稀盐酸,有红色固体残留并产生大量气泡;另取少量该添加剂,加入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关于以上实验,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该添加剂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铝和氧化铝
②若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则该添加剂中一定有氧化铝
③滤液中最多含有三种溶质
④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铝和硝酸铜
⑤通过以上实验可以证明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上述说法正确的有( )
A.①②⑤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⑤
如图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
B. |
|
C. |
|
D. |
|
如图是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20℃时,分别配制四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硫酸铵需要水的质量最少 |
B. |
40℃时,向硫酸铵饱和溶液中加入适量氯化钾固体会析出硫酸钾晶体 |
C. |
氯化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氯化铵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D. |
用30克硫酸钾固体最多可配制150克80℃的硫酸钾饱和溶液 |
下列实验方案中,两个方案均可行的是(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一 |
实验方案二 |
|
A |
鉴别硬水和软水 |
取样,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活性炭,静置,观察 |
取样,分别加入等质量的肥皂水,搅拌,观察产生泡沫的情况 |
B |
分离木炭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
用磁铁吸引 |
在空气中充分加热 |
C |
除去CO气体中的少量CO 2 |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 |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CuO粉末 |
D |
鉴别NaCl和NaOH 两种固体 |
取样,分别加水溶解,触摸试管外璧 |
取样,分别加水溶解,配成溶液,用pH试纸测定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发生改变
②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③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④2Fe 3+和3N中的"3"都表示微粒的个数
⑤碳﹣14( 14C)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
⑥ 、
和
表示的微粒都带电荷
A. |
①②⑤ |
B. |
②③⑤ |
C. |
②④⑥ |
D. |
②⑤⑥ |
配制70克16%的NaCl溶液,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16%的是( )
A. |
|
B. |
|
C. |
|
D. |
|